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新春佳节,当众多游子踏上归家团圆路,引绰济辽工程的建设者们却坚守在地下100米的隧洞一线。
引绰济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历时六年多的建设,目前已进入竣工冲刺阶段,工程建设者们迎来工地上的最后一个春节。
来自河北省沧州市的齐志图是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隧洞段施工五标5-6支洞隧道工区长,从项目建设初期就开始参与施工。六年间,齐志图看着隧洞从无到有,隧洞内的每一段路,他记不清楚走过了多少遍,工程临近尾声,他的神经依然紧绷着。
施工现场,齐志图一声令下,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焊工在脚手架上有序忙碌。完成一天的工作后,齐志图趁着休息与爱人郭梦莹进行了视频通话。夫妻二人都在引绰济辽工程项目上工作,孩子在老家上学,只能靠电话、视频联络,过年了,更想念远在家乡的孩子和父母。
“我们的工作要有耐心、信心,容不得一点差错。目前整个工程只剩1.8公里的衬砌任务,我得继续坚守,站好最后一班岗。”齐志图对家人心存亏欠,但转而挑眉一笑:“吃不上团圆饭,家里老人孩子都理解,我和爱人的工作性质不太一样,但是我们都在为引绰济辽早日通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赶工期,隧洞工程24小时不停歇,洞内的工人实行昼夜倒班制度,集中全员力量冲刺节点。为了节省时间,每到吃饭的时间,工人们都会选择在隧洞内吃饭,没有桌子、没有凳子,他们蹲在地上就把饭吃完了。
干基建工程17年,齐志图品尝过每个项目上的年夜饭,最怀念的却是家里年夜饭的味道。平日里,他指挥团队啃下项目施工“硬骨头”,到了年底,他也特别关心如何让跟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在工地上把年过好。对他来说,一顿美味的年夜饭,是对不能回家的兄弟们最好的慰藉。今年,他特意嘱咐厨师给工人们加几道菜,一定让大家吃好,在工地上也要把年过好。
他的新年愿望朴实又真挚:“父母身体健康,明年春节回家过年。”
据了解,引绰济辽工程计划2025年6月完工通水,当前枢纽、管线主体工程已完成,174公里的隧洞衬砌仅剩余1.8公里未完成,春节期间2000余人坚守奋战在一线。
引绰济辽工程建成后将改善绰尔河下游灌溉,解决受水区用水难题,对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