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前言
近年来,为进一步筑牢法院安全防线,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坚持现代科技与警务安全深度融合,围绕警务保障需求,加大对现有警务资源的整合利用,升级改造警务指挥中心,探索应用数字警务平台,全面提升该院司法警务工作信息化水平,以“数字警务”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保驾护航。
目前,为不断提高警务保障水平,推动法院警务工作提质增效,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从安全智能管控、司法警察绩效考核两个方面入手推进数字警务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效高质的司法警察队伍。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警务指挥中心
关注当事人轨迹,预警突发事件
为保障法院审判工作的安全,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应用安全智能管控指挥系统,运用UWB(超宽带高精度定位技术)、人脸识别、语音行为分析等技术,配合监控摄像头,关注当事人在院轨迹,实现对院内安全的全方位保障。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对来院当事人登记发卡,通过UWB技术对持卡人轨迹进行记录,由安全智能管控指挥系统分析判断持卡人是否出现越界、滞留情况。同时,结合院内监控对高分贝音量、人卡分离等情形进行提示预警,使警务指挥中心司法警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院内当事人的实时动态,及时做出研判并视情况根据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出警。
目前通过定位卡与UWB技术,该院实现2D区域图像的实时定位范围精准至20厘米,司法警察可通过指挥平台清楚查看当事人活动的详细轨迹,并通过监控随时了解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推动警情处置更加及时,确保院内安全。实现突发事件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由“人管安全”向“数字管安全”的转变,真正做到人防、技防高度结合,有效提高法警的工作质效,充分体现“汗水警务”向“数字警务”转变的数字赋能作用。
安全智能管控指挥系统
实行数字化考核,提高工作效率
在传统司法警察考核中,需要手动记录查询考核记录,由于文档繁多,不仅效率低下,汇总考核时还易出现错误。因此,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在深化UWB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应用警务考核平台,支持信息展示、数据录入、功能查询等功能,实行数字化考核。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通过警务考核平台将各项内容统一汇总,对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使司法警察的工作考核方式更为简单明了。该平台结合定位与监控,包括值庭、押解、羁押和安检等工作的地点和时长,对司法警察院内行动轨迹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使司法警察对自身任务执行情况、工作时长与学习参与率一目了然。还可根据《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法警大队考核方案》自动评估换算分数,并得出考核排名,从工作效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三方面客观评价司法警察的工作实绩,在平台上每日及时更新分数变动,让司法警察了解自身一个阶段的工作、学习、训练等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状态。数字化考核不仅激发司法警察工作热情,更使司法警察主动约束自我,督促自身不断进步,有效提高执法执勤工作质量与效率。
上铁法院警务考核平台
探索数字单警装备,做好庭审安全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警务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积极进行数字单警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目前,上海铁路运输法院针对刑事案件羁押犯,在警务指挥中心设立专门的刑事保障模块,制作有数字单警装备,即人犯手环,能够对刑事被告人进行血压、心率、体温等健康监控与定位。在未来,将进一步突破软硬件限制,探索技术新实践,使其能够对刑事被告人在提押、庭审、看管、还押等各环节进行全程轨迹的无缝监控,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并对其反常行为作出应急反应,有助于法警做好刑事庭审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法院安全。
2024年,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保障庭审工作量同比上升,但通过警务指挥中心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得警力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提高警务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升该院司法警察大队的工作能效。
警务指挥中心监控大屏
结语
警务指挥中心全新模式的上线,是保障法院安全工作、推动警务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举措。根据“为全国法院数字改革赋能提供上海样板”的总目标,下一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将继续对警务指挥中心进行完善与优化,提高数字警务建设水平,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体系,发挥指挥、调度、统计、监督职能,提高司法警务工作效率,更好保障法院工作安全。
来源 | “数字法院进行时”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