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3日,占领刚果(金)东部重镇戈马的反政府武装联盟宣布,基于人道主义原因,决定从2月4日开始实施单方面停火。根据联合国方面的数据,刚果(金)东部局势恶化以来,已至少有900人在反政府武装与刚果(金)军队的冲突中丧生,近2900人不同程度受伤。对于反政府武装联盟的“单方面停火”决定,截止到目前为止,刚果(金)政府依然没有予以回应。


刚果(金)政府的犹豫有其道理。一方面,如果响应反政府武装的停火倡议,将不得不暂停对戈马的军事行动,此举将有利于反政府武装在当地站稳脚跟;另一方面,如果拒绝反政府武装提出的停火倡议,将在人道主义方面陷入不利地位,毕竟叛军都讲仁义了,政府军还要喊打喊杀“不合适”吧。更让刚果(金)政府烦恼的是,就算拒绝停火倡议,也不知道如何收复戈马市,所以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说起来,刚果(金)是非洲的一个大国,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地面部队10万以上,拥有6个合成步兵旅,而叛军联盟主要成员是“M23运动”,其最大兵力只有约6000人。按道理讲,刚果(金)政府军剿灭叛军联盟是手拿把掐的事情,为何会屡战屡败,甚至丢掉省会城市,面临打打不下,停火又不甘愿的窘境?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叛军背后有人,那就是非洲新兴崛起的小国——卢旺达


根据法新社近期的报道,在此次刚果(金)东部冲突中,有至少3500名卢旺达士兵在“换皮”之后与“M23运动”协同作战,这才是叛军联盟“屡战屡胜”的根本原因。就拿夺取戈马之战来说吧,当地时间1月23日,卢旺达联军越过边境突入戈马地区5公里;24日,刚果(金)北基伍省军区司令彼得·恩库巴少将亲率指挥部抵近指挥,结果被卢旺达联军侦查到,继而被一举歼灭,并深入前线40公里。

次日,异地作战的卢旺达联军分兵作战,一部分正面佯攻,另一部分迂回穿插,攻入戈马郊区机场,对刚果(金)军队前后夹击,后者通往市区与郊区的道路被切断,被迅速分割包围为几个孤立的部队。26日,卢旺达联军出动无人机进行侦查,随即动用炮兵进行精确打击,刚果军队士气完全崩溃。27日,政府军和欧洲雇佣军向卢旺达联军投降,前后不过4 天时间,卢旺达联军就夺取了刚果(金)第二大城市。

卢旺达面积2.6万平方公里,仅为刚果(金)的1/100,人口1400万,仅为刚果(金)的1/10,怎么就能携手叛军,在刚果境内“大获全胜”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卢旺达军队被誉为“非洲的解放军”,不仅大量引进中国武器装备,比如PCL-09自行榴弹炮、“红箭”反坦克导弹等,还大量采用中国的军事训练方法,73%的现役军官接受过中国军事院校培训,军纪严明,战斗力强。


另一方面,卢旺达照搬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总统卡加梅上任后,卢旺达积极与中国合作,大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邀请中国专家指导,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决温饱问题;在教育方面,效法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在“小中华”模式开启后,卢旺达的GDP20年增长了13倍,贫困率从78%降低到了39%,人均寿命从36岁提高到了69岁,被世界银行誉为“非洲转型速度最快的国家”。

因此,卢旺达之所以能够吊打非洲大国刚果(金),其实总结起来八个字,那就是——“全面学习中国模式”,而绝非仅仅打造“非洲解放军”那么简单,毕竟相对强大的军力和较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要建立在对应的经济实力基础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