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薛育建

春节期间,走进成都东郊记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挤满了园区。逛非遗市集、看艺术展览、听街头民乐音乐……丰富多彩的活动,直接让人气指数爆表。


春节期间,东郊记忆人群攒动,热闹非凡。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这个是‘花花’吗,太可爱了。”在成渝城市记忆馆里,一名外国游客兴奋地拿起熊猫玩偶,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据成渝城市记忆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游客的不同喜好,给旅程留下一份独特的记忆,馆内有各种各样的文创商品供大家选购。“春节期间,我们平均日销售额在6万元左右,其中熊猫摆件、非遗饰品、川剧变脸玩具、冰箱贴等最受欢迎。”

来自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28日到2月4日,东郊记忆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10万人次,20-35岁游客占比超30%。人气旺,消费热!整个园区累积实现消费3888万元,较2024年春节营业额增长超50%。

人气爆棚、商气爆表的成都东郊记忆是四川加快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美好生活体验地的缩影。


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活动仪式现场。人民网 薛育建摄

“2024年,我们坚定落实‘消费促进年’各项部署,深入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积极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年实现社消零2.74万亿元、增长4.2%,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据第三方机构监测,今年春节,四川线下消费增长11.5%,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消费继续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一大优势。”在2月5日举行的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用一组数据展示了四川“消费热”。

中央把提振消费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之首,要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全方位扩内需促销费。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强化“政策+活动+场景”三轮驱动,聚焦四项重点工作发力——

高质量精准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加力扩围”上,更好统筹消费促进与产业发展、惠民便民与风险防控、政策集成与活动赋能、发挥区域优势与维护统一大市场。强化贸产联动、财金互动,整合平台企业、生产流通企业、金融机构资源,放大政策叠加效应。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推动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川菜立法,发布第二批川菜星级餐厅名录。支持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天府首发经济新地标。着眼夜间经济,分层级打造100个“不夜天府”夜经济集聚区。瞄准“一老一小”,协同优化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供给。

创新消费促进活动。实施“消费+”行动,推动“商农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以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为统揽,举办天府精品消费月、成渝双城消费节、味美四川等标志性活动。办好省内“乐购全川”2万场惠民活动、省外“天府有礼”10场重点活动、境外“川行天下”100场精品促进活动。支持打造成都“新十二月市”、绵阳“绵品出川”、德阳“悠然至德”等10个区域品牌消费促进活动。

提质升级消费载体。今年新打造40个多元融合的“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实施零售业创新发展工程,开展标志性商圈“三级百圈”提质行动,打造100个世界级、都市级、区域级商圈,改造提升20个高品质便民生活圈,争创新一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示范步行街。支持176个涉农县改造提升商贸流通设施,争创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2025年,四川将加快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美好生活体验地,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