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2025年春节期间,面对人流、车流、物流骤增情况,针对假期安全风险特点,四川泸州全市上下提前研判部署,强化责任措施落实,狠抓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零发生”。

据统计,泸州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459.35万辆次,同比增加6.91%;航班累计进出港549架次,运送旅客7.1万人次,同比减少6.93%;铁路运输累计开行1147列,同比增加200.26%,运送旅客26.02万人次,同比增加104.41%;全市开放的30个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7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9%;水井沟、城西、城北、城南等全市重点商圈客流量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6%。


公安交警执勤在春运前线。

齐抓共管,系牢“平安结”

责任压力层层传导,防范措施有序落实。在泸州,市领导分线分块下沉督导,各区县、园区党政领导深入基层一线,从严从细部署抓好春节安全防范应对工作。

1月28日,春节假期第一天,泸州市中石油康城大道加油站里进出车辆络绎不绝。泸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查看卸油区、加油区等重点区域,叮嘱现场负责人要严守操作规程,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行。

在繁忙的春运前线,泸州公安交警针对易拥堵路段、交通枢纽和事故多发点段,采取增加指挥疏导人员、增强巡逻频次、延长值守时间等措施,全力保障“进得畅、停得下、走得顺”。

从1月28日持续到2月4日,泸州应急、气象、公安、交通、旅游、林竹等重点部门实行“日调度、日研判、日监测、日报告”的每日会商调度机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做好安全防范。

据统计,春节期间,泸州各级各相关部门时刻绷紧“防控弦”,织密岁末“防护网”,累计派出检查组2081个、5210人次,检查点位4012个,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2621项。

坚守一线,守好“安全关”

越到节假日,责任越重大。春节期间,泸州各级各相关部门坚守岗位,持续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持续派出暗访组开展安全检查和指导服务,确保群众安全过节。


执法人员检查加油站。

“管委会给你们做过安全培训没有?”“培训过的,如果发生火灾我这里有灭火器可以灭火,还有3条应急逃生通道可以跑。”1月30日,大年初二,纳溪“山河明月·醉酒城”文化街区人气满满,热闹非凡。泸州市应急管理局暗访组随机查问商铺经营人员,反复叮嘱要紧盯人员踩踏、消防火灾等风险,加强流量引导和精准管控,让游客游得放心、游得安心。

春节假期,泸州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全市1168名应急、消防救援人员在重点部位前置备勤,2300余名民辅警在岗在位,确保遇有突发事件随时响应、高效处置。

加密宣传,书写“平安福”

从节前至节尾,泸州各级各相关部门结合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通过线上“平安接福”+线下“上门送福”的形式,前往矿山、工贸、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生产一线,以及商场超市、客运站点、社区学校、乡镇村社等地,将新春祝福送至千家万户,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从《冬季取暖安全要牢记》《烟花虽美生命更重》等安全科普视频连续17天推出引发“追剧热潮”,浏览量超42万,到开展线上“平安接福”活动,发送公益短信,投送公益广告,累计114万人次在线学安全知识,抽幸运红包,再到安全福卡送万家,《酒城安澜 因为有你——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引发广泛热议,共述安全美好愿景……春节期间,全市安全宣教活动持续火热,以群众视角、群众话语、群众情怀推动安全发展理念与社会大众“零距离”“面对面”。


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同时,泸州统筹联动各级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力量,围绕返乡返程、旅游、交通安全、烟花爆竹燃放、人流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以及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内容加强安全提醒。应急广播体系多渠道、广覆盖、高频次播发预警预报和避灾信息。全市各高速路口、景区路口等重要点位,运用小喇叭、电子屏等方式,24小时不间断开展安全宣传,发动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学安全讲安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