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于冬旗下博纳影业的新片《蛟龙行动》,口碑和票房双双遇冷,不少人把这笔账算到了吴京头上,甚至调侃吴京把市场红利吃到2099年,一点机会都不给于冬留。但细细想来,这事可没这么简单。




这些年,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吴京不过就拍了两部《战狼》,《蛟龙行动》遇冷,不能全赖他。说不定问题出在于冬这边的宣传发行。

博纳影业在宣传时遮遮掩掩,预告片舍不得放,路演也搞得不清不楚,观众进电影院前对电影内容一头雾水,这体验感能好吗?而且,电影本身质量可能也不过关。




想当年,《战狼2》火遍大江南北,那时候观众对这类题材热情高涨,吴京巧妙地融入手举国旗过战场的感人情节,还有非洲撤侨的热血片段,直接拿下56亿票房。可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

如今,隔壁《哪吒》这类影片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把观众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于冬还拿着老一套来,就像别人都在吃山珍海味,他却端出一碗没什么新意的普通饭菜,观众自然不买账。


这次博纳影业在《蛟龙行动》上的失利,跟风痕迹太过明显。在竞争激烈的主旋律电影市场,吴京早就玩出了新花样,从《流浪地球》的科幻主旋律,到《长津湖》的历史主旋律,不断创新。

反观于冬团队,还在沿用多年前的旧模式,不敢大胆创新,怎么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呢?现在观众追求的是新颖独特的内容,不是千篇一律的老套路。


其实,《蛟龙行动》失败怪不得吴京。做电影就像走路,得一步一个脚印。于冬急于求成,反而摔了跟头。以后要是还想在电影市场分一杯羹,不妨学学那些成功的团队,比如《哪吒》团队,把传统元素和新潮流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观影体验,观众肯定会买账。


电影市场风云变幻,没有谁能一直稳坐钓鱼台。当年吴京抵押房产拍《战狼2》,靠的是孤注一掷的勇气。可现在一些人只想着投机取巧,跟风模仿。

在这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电影江湖里,与其抱怨别人抢占先机,不如好好反思自己,有没有用心为观众打造精彩的作品。别等到被市场淘汰了,才后悔自己没跟上时代的步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