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蛇年,别人家欢天喜地,我们家愁云密布。

腊月二十四那天,我仍然在苏南的一个小镇忙碌。

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家中与亲人团圆,能看到我的大胖儿子,我就浑身有劲。

这一天,我正在搅面机上忙乎,脸上手上头发上都白乎乎一片,突然手机铃声响起。

我心一慌,感觉有事发生,手指差点被机器夹,手忙脚乱拿起手机接听,里面传来老婆慧莹的哭声:

玉腾,你快回来,妈出事了,已被送去医院抢救。

我一听,顿时眼前一黑,稳了稳心绪急问: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妈到底怎么了?

老婆连哭带嚷:

妈说你最爱吃马齿笕肉包子,她包了许多,又说大锅蒸出来的包子好吃,就去后山拾柴禾,不知道怎么就跌倒了……。

啊呀,我也说不清,你就别问了,赶快关门回来。

我想想也是,这么问,不就是浪费时间吗?当务之急就是快回去,回去自然一切都明白。

摊子上正围拢着几位顾客等馄饨皮子,我三言两语说明情况,把卷帘门一拉,慌慌忙忙回到出租屋收拾东西,爬上车子直奔老家而去。

一边开车我一边祈祷,祈祷我的老母亲千万不要有事。

如今生活才刚刚好转,她老人家还没享到我的福呢,怎么能出事呢?

我八岁时,父亲就因病而世,母亲害怕我受委屈,坚持着没有再嫁。

外婆舍不得闺女,几次三番上门动员我母亲再寻一家,母亲回复:

妈,你就不要再劝了,我带着一个男孩子,哪家愿意娶我?即使有人家愿意,那条件肯定很差,我也不会答应,这辈子我只想把小腾拉扯大,帮他娶妻生子,我就心满意足。

看我母亲意志坚决,外婆只好作罢。

之后的许多年,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她依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依靠家中五亩地的收入,供我读书,敷抚养我长大,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

哦,对了,还有我的大姑二姑们,他们在我成长的路上,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02

我读书不争气,辜负了母亲望子成龙的期望,高考时分数只够大专。

按照她的意思,还要花钱让我去读,看着母亲早生的白发与粗糙的双手,我打消了读大学的念头,坚决要出去打工。

母亲无奈,只好同意。

后来我遇上老婆慧莹,两人很有共同语言,恋爱三年后结婚。

她是苏南农村的,在岳父母的支持下,我们在她老家附近的菜场租了一个门面,做起了卖馄饨皮的生意。

两年下来,收入不错。

前段时间慧莹回家生孩子,生下来一个大胖儿子,把我和我母亲乐坏了。

在老家陪了她半个月,我不放心这儿的生意,经过商量,我一人来苏南继续挣钱,慧莹与我母亲在家带孩子。

本想把这儿的事情忙完了,过年回去好好跟一家团圆,谁知老婆的一通电话把我弄得心急如焚归心似箭。

我一路狂奔5个多小时来到老家县医院,顾不得疲惫,下车就跑去了抢救室。

来到门口一看,乌泱泱的一大群亲友在。

我首先看到了大姑和二姑,她们也看到了我。

两位老人站起身过来抓住我手安慰:

小腾啊,你别慌,你 妈不会有事的,即使有什么事,你还有我们呢。

看着我的两位姑姑,还有姑姑后面站着的大姑父与小姑父,我紧绷的心顿时松弛了下来。

是啊,有他们在,我就不用担心孤立无援。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的很多事。

父亲生病三年,掏空了家里的有限积蓄,欠下了很多债务。

仅大姑家就拿出来三万,小姑家两万。

那天,父亲下葬后,母亲抱着才八岁的我呆呆坐在堂屋泪流满面。

想想也是啊,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年幼的儿子,以后漫长的生活该怎么过?那么多钱该怎么还?

这时,大姑和二姑走了进来,大姑对母亲说:

芳娟啊,你莫哭,哭多了伤身子,姐知道你内心苦,我和你二姐商量过了,你欠我们的钱,我们不要你还,只要你用心把小腾带大,我们就感激不尽。

二姑也说:

我弟看病,我们两个姐姐出钱是应该的,不能让你一个人承担。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你自己看着办,你如果想嫁人,又不想带走小腾,我和我姐会把他抚养长大。

如果你不想嫁人,想守着这个家,守着小腾过日子,我们姐妹俩不会看着不管,各方面会帮衬你。



03

听完大姑二姑的肺腑之言,母亲的哭声反而变大,到后来变成了嚎啕痛哭。

我吓坏了,拉着母亲的手使劲哭求:

妈妈别哭,妈妈别哭,我害怕。

说良心话,我的确害怕,刚刚才失去父亲,大姑二姑又这么说,我真怕母亲甩下我一走了之。

母亲哭得肝肠寸断,大姑二姑就在边上静静陪着不吱声。

等到母亲哭够了,她开口道:

大姐二姐,你们放心好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家的,我会带着小腾好好过。

至于欠你们的钱,我会想方设法还,我还不起,就让小腾接着还。

大姑一听母亲愿意留下,她激动得噌一下站起,拉过母亲的手说:

芳娟啊,这样可苦了你了,我弟真有福气,能娶到你这么贤惠的一个女人,只可惜他福薄命短,唉!

二姑性格硬,她立刻表态:

既然你愿意留下,我们更没理由要你还钱,这些钱就当我们给小腾的抚养费吧。

接下来的画面,让我看了哭笑不得。

三个女人你推我让半天,一个要还钱,两个坚决不肯收,倒是弄得忘记了哭泣。

最后还是二姑一锤定音:

大家别争了,还不还的,等以后再说吧,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小腾送学校读书去。

学校离村子那么远,我们大家商量一下,是让他住在学校里,还是当走读生。

听我母亲说不离开这个家,我早就破涕为笑,依偎在她的怀里久久不肯走开,安心听着她们为我上学的事叽叽喳喳。

9月份,我正式成了一年级的学生。

经过大人的商讨,他们一致决定,我太小不适合住校,让我做走读生,每天早出晚归,接送的任务交给大姑父与二姑父。

镇小学离我家大概八里路。

大姑父和二姑父轮流每人接送一个月。

幸亏他们两家都离得我家近,否则的话,这事情真不好办。

每天早上,大姑父或者二姑父骑着电动三轮车来接我去学校,放学时,他们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了。

母亲感恩大姑二姑的好,她无以为报,总是教导我:

小腾啊,等你长大了,姑姑与姑父们老了,你可一定要孝敬他们啊。

我听了,一个劲点头允诺:

妈妈,我知道的,我会听你的话,等到我挣钱了,我会买好多好吃的给姑姑姑父们吃。

这都是我的心里话,并不是敷衍。

虽然我那时候年纪小,可我也能体会到大姑二姑他们不同寻常的爱。

别的同学都是父母亲接送上学,唯有我,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大姑父与二二姑父在村子与镇之间来回奔波。

我最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大姑父的三轮车坏在了路上,他怕我等得着急,硬是一步一步推着来学校。

当我看到他一身泥一身水出现时,心里又激动又不忍,特别想哭。

那天,大姑父推着我,冒着雨足足步行了八里地,到家天已经黑透。

那次是对我感触最深的一次,我深深体会到了来自于没有血亲的浓浓亲情。



04

我上了初一后,选择了住校,大姑父与二姑父这才轻松了一点。

有人会问,你母亲怎么不接送你啊?

第一,母亲忙着家里的五亩地与鸡鸭鹅猪,每天脚不沾地,根本抽不出来时间。

第二,母亲不会骑电动三轮车,我们家也没有。

第三,即是母亲想接送我,大姑二姑也不让,他们一门心思想着替我母亲分担。

关于这些,我长大后才渐渐想明白。

大姑二姑之所以对我母亲这么好,就是因为她们钦佩母亲留在沈家的决定。

一年又一年,我逐渐长大,在大姑二姑两家的帮助下,母亲肩上的担子减轻了不少。

我结婚时,大姑和二姑一家给了五万,算是给慧莹的彩礼钱。

关于这笔借款,大姑二姑又表态不需要还,她们的理由,她们两家都是生的女儿,不需要买房子给彩礼啥的,用不了什么钱。

母亲急了,她说:

大姐二姐,你们如果是给,我就不要,如果是借的话,那我就收下,等小腾生意做好了一并还。

二姑说:

芳娟啊,你也不容易,为了给小腾结婚,你以一己之力替他盖了一栋小楼,我们做姑姑的出彩礼钱还不是应该的啊,所以说,别还不还的了。

得,这三个老太太又为了还不还钱吵了起来。

这时候的我已经长大,已经能明辨是非。

别人家的矛盾都是因为算计钱而起,我们家倒好,都是因为给钱与还钱争吵不休。

但我心里已经打算好了,我只要一挣够钱,会立刻把大姑二姑家的钱还上,唯有这样做,老母亲才能安心,我自己也能安心,因为,我们欠大姑二姑家的太多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我的生意才有点起色,母亲却摔进了重症监护室。

听我大姑说,母亲是去后山拾柴禾,一个不下心跌下来撞一块石头上的。

幸亏有一个村里人也去拾柴禾,这才发现了昏迷不醒的母亲。

看我担忧不已手足无措,大姑二姑和两个姑父都围着我劝慰个不停。

这让我心里又感动又感慨,我是何德何能,能得大姑二姑两家一直以来的关心照顾啊。

如今我都能挣钱了,还劳烦他们为我忙进忙出,有时候想想我真无用。

我心里默念,但愿母亲能闯过这一道难关,但愿我今后的日子能从此顺遂,但愿我不要再拖累大姑二姑两家。

正月初二,母亲才悠悠醒来。

我希望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让我有能力回报所有对我好的人……。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