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9年的运动会开幕之前,贺龙在体育场观察预演节目,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他拒绝别人搀扶。

贺龙同志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尤其是从休息室到主席台这段路,他走了很多次,只要看见有瑕疵,他就会叫人修整,直到他认为绝对安全才离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毛主席要亲临开幕式,作为国家的领袖,他的安全和健康是绝对要放在第一位的。



到了开幕式那天,贺龙紧靠着毛主席身边走,直到开幕式结束后,他自豪地说:“我是毛主席的老战士,任务就是保卫毛主席!”

如今再看这句话,体现了贺龙对毛主席的无限深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多年来贺龙同志最听毛主席的话。

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当时贺龙站在了中国共产党这边,甚至让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开出十万大洋索取贺龙首级。

而在1931年以后,王明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开始排斥毛主席的领导, 而后来红军一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直到遵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王明被撤销了领导职务,毛主席开始领导红军,此后红军才开始走上正确的道路。

那个时候贺龙同志还没有见过毛主席,但当他知道遵义会议的决议后,心情无比激动,还表示:“从他写的文章中,我就知道他是正确领导者。”



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贺龙担任了很多职务,也做出很多贡献,可以说他后来能成为元帅,大部分是因为他在抗日战争的贡献。

然而进入解放战争后,贺龙的名字似乎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人们甚至不知道他身在何处,这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贺龙子在解放战争期间并没有闲着,而且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只不过他转去了后勤部。

此事还要从1947年,在陕北大战开始之前,晋绥联防军“群龙无首”,原本这支部队归贺龙,但当时贺龙还有别的任务,无法指挥。

后来解放军撤离延安,考虑到西北野战军要继续作战,彭德怀便向贺龙求援,之后贺龙送来不少弹药,这样事情倒是很常见。



但贺龙认为,这些弹药不够,因为他断定往后西北战场需要的弹药会越来越多,于是他提议将陕甘宁和晋绥的军队合并。

一来能够保存陕甘宁的军火工业,二来能够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来晋绥军区大力发展兵工厂,再也不会为了缺少武器而担忧,而这也被毛主席看在眼里。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毛主席考虑到陕北战场还要靠晋绥,于是让贺龙接管过来,直接管理后勤,贺龙听后只有一句话:“我听从中央的安排。”

就这样,贺龙原本是一个在战场上放光芒的将领,之后便成为了“后勤部长”,为彭德怀的部队提供武器。

贺龙的能力非常不错,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总之后来非常成功,无论部队在哪里,他都能及时得到供应。



随着新中国的到来,人们称赞的往往都是前方的大将,却忽略了后方的奉献者,而贺龙就属于后者。

但无论如何,国家不会忘记贺龙,他在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