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2月5日,正月初八,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发表讲话,省长王伟中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中央财办副主任杨荫凯,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讲话中,黄坤明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他还提到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等。
连续三年:一张蓝图绘到底
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逻辑转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也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1633.81亿元。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广东肩负重任。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
在2月5日的大会上,黄坤明说,“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这几年来,广东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
政知君注意到,这已经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从2023年发出“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号召,到2024年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再到2025年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更加鲜明,目标更加清晰。
根本途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梁八柱就是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从国际看,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从国内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对广东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在全国产业体系版图中分量很重,且体系全、配套强、空间大。 2月5日,广东首次公布了现代化产业“家底”。
工业: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电气机械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农业:2024年,广东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01.21亿元,荔枝、菠萝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
服务业:2024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8.14万亿元,占全国11%,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4.5%。
筋骨:先进制造业
更进一步来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就是先进制造业。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黄坤明提到,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
黄坤明还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
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产业变革,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一重要引擎。
政知君注意到,与往年比,今年参加会议者中,多了国家和省实验室负责人、科研院所负责人、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等。
发言中,黄坤明提到了三家企业——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
“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
在2月5日的大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上台发言。 他表示,华为持续打造坚实的数智基础设施底座,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县委书记首次发言
还有一个变化。
本次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首设县委书记发言环节——汕尾市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惠州市博罗县委书记周耿斌、阳江市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在大会现场发言。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可以说,县域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是广东发力的一大重点。为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广东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在大会上,郭文炯说,“去年以来,海丰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上榜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周耿斌提到,博罗县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找定位,在“百千万工程”中找方法,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中找动力,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张秀洁表示,“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阳西县推动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做优做强,近三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进入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十五强。阳西将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力争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