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作为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毛主席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独到的评价。
陈云强调:“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那么,我们就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成为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者,我们的革命工作就要陷于失败。”
他点明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这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理解,更是对其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和精准把握。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才能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不偏离正确方向。
毫无争议的是,陈云曾说:“中国共产党是胜利了的执政党,是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取得了伟大胜利。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概括得很清楚。他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我们党很可能还在黑暗中苦斗。民主革命胜利以后,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都很成功。”
这一评价是对毛泽东历史功绩最客观、最真实的肯定。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 “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在新中国成立后,又领导全国人民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云还指出:“我们对毛主席的评价,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我们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提出防修反修等问题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对毛主席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世界的问题。就像对斯大林的评价一样,不仅是苏联的问题,而且是世界的问题。”
这表明了对毛主席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更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毛主席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云晚年对毛泽东的这三句评价,概括起来就是简短的三句话:
一、没有毛主席的领导,新中国成立无从谈起。
二、历史证明,毛主席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更在于他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国前后的历史不能轻描淡写,要全部记录下来。
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它们不仅是对毛主席个人的高度赞誉,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客观总结,为后人正确认识和评价毛主席及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