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原本热闹的高校校园“安静”下来。不过,有一群人始终未离岗位。他们放弃了假期回家团圆,选择了坚守,为留校师生带来了家的温暖。
在同济大学,留校教职工在寒风中守护校园安全运转——自清晨开始准备一天好饭;在深夜回寝路上亮着一盏灯;每一个微信、电话必有回应。他们是保安大叔,是宿舍阿姨,是食堂师傅,是辅导员老师……
今年,是同济大学保卫处校卫队巡逻班班长吴炳见在同济大学工作的第10个年头。“春节留沪的不止我一个,大家都是舍小家为大家。”吴炳见说,过去三年,他都未曾回到老家过年,今年春节依旧留守。
寒假期间,巡逻工作的重要性并未因大量师生离校而减轻,反而责任更重。遇到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要协调处理,接到师生的需求要及时提供帮助,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待命。
同济西北四楼值班员王月娥来自山西,在社区“阿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每个春节都选择留在学校。
春节期间,楼内留校同学不多,可王阿姨的关心一直“在线”。如果看到有同学没有好好吃饭,她会笑呵呵地提醒同学们要按时用餐。夜深寒重,她也总像妈妈一般,絮絮叨叨地让孩子们多穿点衣服,要规律作息、注意身体。她常说:“楼内的同学们就像自家孩子一样,照看好她们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福气。”
同济四平路校区学苑快餐部主管常仁本是一位在同济餐饮服务16年的资深大厨,凭借精湛的中式烹饪技艺,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曾荣获上海高校创新菜比赛金奖。
今年春节,常师傅选择坚守在岗位上,为留校师生提供美味的餐饮服务。他说道:“春节期间,食堂就是留校师生的‘家’,我要为他们准备好每一顿年夜饭,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常师傅加班加点,精心挑选食材、设计菜品,力求让每一顿年夜饭都充满家的味道。
辅导员周龙,在同济大学从事思政工作逾10年。乙巳蛇年,她依旧坚守。她每天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通过电话、微信或面对面的方式,逐一与留校学生进行交流,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为其提供最贴心的帮助。
大年初三,在电话中得知一名留校学生就餐不便,她冒着冬雨前往超市,购买了饼干、方便面、牛奶等应急食品,送到学生宿舍。她还特意为学生打包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盖浇饭,并关照学生,“盖浇饭最好在微波炉里热一下,这样吃起来更可口。”她希望这份食物,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学生送去一份家的温馨与关怀。
寒假期间,同济学生处辅导员马曼·哈山多次走进学生社区,耐心倾听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况,细心解答他们的困惑,为留校学子送去温暖与亲切的问候。
为了让留校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馨,马曼参与组织“迎新春·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带领同学们亲手制作宫灯、编织中国结、剪出精美的窗花。马曼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寒假加油站”活动,如线上自习室、专注力打卡、英语训练营等,引导同学们养成健康积极、自律向上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致敬寒假里舍小家为大家、
默默奉献的他们!
编辑:吴百欣
资料:同济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