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欣 柳玉鹏】春节消费数据陆续出炉,旅游、观影、购物、餐饮等全面增长,呈现出活力四射的蛇年春节经济图景。相关专家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火热的春节经济反映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及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春节经济的繁荣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果的体现。2025年可以预期消费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创历史新高,是蛇年春节经济最火爆的一个侧面。国家电影局2月5日发布数据,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至2月4日)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两者均创造出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据灯塔专业版,截至5日19时11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54.14亿元,超过《你好,李焕英》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三,同时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
2月3日,小观众在杭州一家影院观看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电影海报。(视觉中国)
春节期间旅游经济也红红火火,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冰雪旅游持续火热,南下“避寒”旅游热度攀升,夜间文旅消费亮点频现。人潮涌动活力足,旅游消费收获开门红。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向《环球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假期,人们玩得更久、更远,消费也更多。飞猪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人均消费同比去年提升近10%,人均住宿时长同比提升5%。
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视觉中国)
促消费政策叠加节假日效应,春节期间餐饮、零售消费市场热力十足。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与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提升5.4%,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5.1%。
国家税务总局5日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为世界呈现出另一个维度的中国蛇年春节火热的经济场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8%,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9.9%和12.3%。春节期间,在“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带动下,消费者“焕新”热情高涨,促进家居家电产品消费走高。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4%,其中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同比增长226.8%。手机、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纳入购新补贴范围,使消费者获得实惠红包,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1.9%。建筑及装潢材料等与家居装修相关的商品销售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5.5%。
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顺利完成全年目标。其中,消费支出贡献2.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4.5%,在GDP三驾马车中仍居于第一位。蛇年春节经济的火热不但为全年经济运行迎来一个良好开局,也成为观察全年经济表现的重要晴雨表。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春节期间的消费热潮,无论是电影票房、旅游出行还是餐饮零售,都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这不仅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与政府持续推动的消费刺激政策密切相关。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有效促进了家电和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此外,洪勇表示,随着服务业特别是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领域快速发展,服务消费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表明中国经济正从传统的制造业驱动向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和服务驱动转变,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