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巧
责编|郭新磊 薛应军
正文共4016个字,预计阅读需12分钟▼
在圆满化解一起棘手劳动争议纠纷后,2024年,刘根在公司法务建设上作出重要改变:招聘一名法学科班出身的HR(人力资源),以加强公司内部人事管理及法务体系建设,增加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刘根是安徽陆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科光电)董事长。陆科光电是2018年以来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科技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安徽省铜陵市委政法委“政法护企行三三制”的受益企业之一。
刘根对企业法务工作的重视,不仅是因为涉诉后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规范提高了认识,还是因为近年来其作为“政法护企行三三制”行动受益企业的深度思考。
2023年4月以来,在铜陵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联系企业机制基础上,铜陵市委政法委开展“政法护企行三三制”常态化行动,组建了35支由政法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组成的“政法护企小分队”,这些小分队结合各自职能,深入企业,主动对接企业法治需求,帮助解决涉企难点堵点问题,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助力。
“领导牵头、外脑参与”的护企小分队
据了解,“政法护企行三三制”的设立,主要源于铜陵市委政法委为了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从政法职能角度出发作出的探索创新。
铜陵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法治科)科长陈超介绍,“政法护企行三三制”中的“三三制”指每支小分队由“1名政法机关领导干部、1名政法干警、1名法律实务专家”组成,常态化包保3家市属企业。各护企小分队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企业法律咨询和诉求,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等常态化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安徽百硕建设有限公司是铜陵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潘虎包保的3家企业之一,也是4年前铜陵市铜官区的招商引资企业。根据铜官区制定的招商奖励政策,政府将按照纳税情况给予企业一定的财政奖励。
2023年5月,潘虎走访该企业时了解到上述企业财政奖励尚未兑现一事。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企业目前经营良好,但若财政奖励能尽快到账,对企业现金流帮助较大,希望帮助其协调解决。
收到企业诉求后,潘虎与铜官区有关部门对接核实了解相关情况得知,因财政奖励发放程序较为严格,故进展缓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疑,提高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度,潘虎向企业详细解释政府发放奖励款的各个程序及所需时间,并持续跟进落实。2023年10月,有关部门完成对应奖励数额的核算、审核后,这笔财政奖励顺利发放至企业。
“虽然企业的诉求事项没有对经营造成影响,但任何一项招商、惠商政策的落实与否、落实进展快慢,都影响企业对我市营商环境的评价,从而影响‘以商招商’的整体策略。我们积极推动尽快解决每个企业诉求,努力做好招商工作的‘前台客服’及企业‘店小二’,可以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潘虎说。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加和活动的深入推进,铜陵市各政法机关还将“政法护企行三三制”与“铜商会客厅”“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等渠道相结合,除常态化包保企业之外,还为铜陵市更多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不过,包保帮扶企业并不是“包打赢官司、包胜诉”,而是在法律框架内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2023年1月,被包保企业铜陵某能源公司报案称,与外省某公司签订合同并预付货款后,该公司始终未能交货,后该公司人员无法联系,认为其可能涉嫌合同诈骗。案件侦查及审查期间,作为受害方的铜陵某能源公司对有关办案单位未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羁押强制措施感到不满。而本案犯罪嫌疑人表示,未能交货主要是市场原因,不承认主观上有诈骗故意。
鉴于本案采取羁押强制措施欠缺必要条件,且对于涉案企业是否涉嫌合同诈骗仍在进一步侦查中,为了避免企业损失扩大,铜陵市政法机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同步开展调解和挽损工作,引导犯罪嫌疑人主动归还涉案资金,最大限度挽回铜陵某能源公司经济损失。截至目前,犯罪嫌疑人已经退还部分资金,并与铜陵某能源公司达成初步和解协议。
“办案单位积极促成双方和解,既能够尽力为受损方换回部分损失,也为后续妥善处理该案提供了基础。作为政法机关,我们服务企业但不越位,始终强调不逾越界线,而是在法治轨道内为企业多出主意、多想办法。”潘虎说。
结合职能特长,以法治渠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4月,枞阳县某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左某某终于拿到拖延许久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公司各项工程项目重启建设,开启他在当地“大干一场”的雄心。
枞阳县某塑业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是该县2022年招商引资的项目。3年前,该公司原已经落地并计划投资1.2亿元的项目,因为一张久办未果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陡然“闲”了下来。
一份简单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为何让当地政府机关和企业同时陷入“两愁两难”境地?原来,该公司项目使用的地块虽然属于存量工业用地,但原有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未将该地块纳入工业用地范畴,而新版用地规划尚在推进中,行政机关对于能否给予行政许可同样犯难。
枞阳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该问题后,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并及时启动行政检察监督程序,促使相关部门加速完成规划编制及上报审批,帮助企业顺利拿到期待已久的“两证”。
以此案为契机,针对该县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的情形,枞阳县人民检察院还向相关部门提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促进闲置低效土地有效盘活。
据了解,各护企小分队在开展法治、政策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同时,还结合各自单位职能,主动对接企业法治需求,推动涉企案件规范化办理,利用法治渠道、法律知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上述案例就是铜陵市检察机关通过法律监督职能帮助企业解决诉求的缩影。
法院系统注重在执行、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引导企业解决涉诉问题,某法院包保领导在走访某建设公司时得知,某区直单位尚欠该公司执行款60余万元,因涉及管理权限调整等问题,久拖未还,包保领导与执行局共同协商推动办理,最终获得区政府支持解决。
枞阳县公安局包保领导在走访某渔业公司时,了解到该企业存在长期被盗窃、运输道路不畅等问题,后续通过打击犯罪、加大巡查、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综合施策,解决了其县域范围内该类企业的共性问题。
某户外运动公司与某旅游开发公司因租赁协议续签问题存在争议,铜陵市司法局包保领导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双方争议,帮助项目顺利开展。
据统计,2023年以来,铜陵市各护企小分队共开展走访活动6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优惠政策兑现、生产生活配套、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等实际问题400余件。
“‘政法护企行三三制’还有‘桥梁’作用,通过深入企业、服务企业,让政法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和经济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政法机关在行使职责过程中对企业生产经营感同身受,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不机械办案,不拘泥于法律条文,不局限于‘就案办案’。”潘虎说。
2024年5月,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案件过程中,不仅准确定性、高质高效办结案件,还针对前期办案中发现的企业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求,该院还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课程,助力企业织密风险防控网。
“我们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帮助企业构建完善刑事风险防控机制,助力企业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监督。”该案办案检察官、铜官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姚亚平说。
“我们对检察官的主动担当和辛勤付出深表敬意,检察官对企业合法权利、合法财产的保护,为企业安心经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更有信心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并服务社会。”涉案企业负责人芮银玲说。
由点及面,持续优化机制,延伸司法服务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这里聚集着各类企业1800余家,企业法治需求旺盛。
2023年9月,刘根所在公司的首次涉诉就是因为该公司一名研发人员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竞业限制,投资了一家同业竞争公司,使该公司面临技术外泄和资源外泄风险。虽然此案最终达成和解,但其中涉及的科技型企业用工风险和知识产权外泄风险却不容忽视。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成长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这些创新成果构成企业核心资产,不仅代表企业的技术优势,还承载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若这些技术成果没有及时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保护,不仅会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丧失,还会导致同业间‘内卷式’恶性竞争,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致命威胁。”刘根说。
围绕科技型企业用工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易发的共性问题,2024年9月,铜陵市法学会依托铜陵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法治护航中心”设立铜陵市法学会经开区服务站,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驻点办公,实现“法治护航中心”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双平台融合,精准服务园区企业法治需求。
据了解,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也是铜陵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及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整合该市“法治超市”、综治中心、调解机构等已有资源,建成并运行的12个基层服务站点之一。
“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工作是法学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嵌入‘法治护航中心’,分行业、分主题强化助企惠企‘精准度’,可以起到‘1+1大于2’的作用。”铜陵市委政法委一级调研员、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联合说。
同时,为了加强园区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范能力,铜陵市法学会制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参考性指引(试行)》,从企业申报、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等16个方面帮助引导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设,预防相关法律风险。
刘根不是铜陵本地人,机缘巧合先是在铜陵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后被铜陵市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营商环境、科技孵化政策吸引,综合考察决定扎根铜陵创业。
刘根告诉记者,受益于作为被包保企业感受到的专业法律服务及铜陵市良好的营商环境,该公司已经筹划明年在铜陵加大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
“创业人不能忘了初心与根基,我们企业的根基在铜陵,我们公司的员工大多是铜陵人。创业以来,始终与我们保持深度合作的创业伙伴都深深感到铜陵是适合干实业的热土。我和我的企业、创业伙伴们都愿意踏踏实实在铜陵‘安个家’。”刘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