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正英第一次见李敏就不喜欢,觉得她1米65的个头,配不上他1米八的儿子刘健。

李敏坐在那里文文静静,和她滔滔不绝的儿子比起来,真是差一大截。

李敏和刘健是高中同学,各自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寒假回来过年,在同学会上重逢,忽然就有了异样的感觉,心照不宣地开始了异地恋。

他们的异地恋最终因为爱,回归在一起。

大学毕业以后,他们来到了老家县城的学校,应聘了老师。

刘健教初中,李敏教小学。孙女上幼儿园那年,林正英患了直肠癌,虽说手术成功了,可是家里也债台高筑。

那个时候没有医保,人们的保险意识淡薄,全部都是自费。细算起来,借下的账,如果只靠他俩的工资几十年也还不完。

无奈之下,刘健和李敏商量,夫妻两人一个人照常工作带孩子,照顾家里老人。一个人辞职下海挣钱。

这样,如果有什么变故还能兜底。

2.

刘健带着憧憬走向了省城,和大学同学一起开起了公司。

要说刘健也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下海第二年就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仅还完了欠款,还给老婆和女儿买了一套180平大房子。

林正英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儿子能干。儿媳妇李敏除了教书,屁本事没有。

小两口过起了异地夫妻联络感情的模式——煲电话粥。

俩人每次打电话,不是她忙,就是他忙。有时候晚点打电话吧,打着打着就睡着了。

忽然有一天,刘健说:“我们离婚吧!”李敏以为他喝醉了。

他说,我没醉,我给你200万,房子也给你。条件就是,先别告诉我妈,她身体不好。继续扮演儿媳的角色,每个月我再给你5000元生活费。

李敏以前听别人说起男人在外面有钱就变坏,她也心动过:万一刘健也提出离婚自己该怎么应对?

唉,现在这个“万一”还是降临了!李敏心里像被人捅了一刀,痛得浑身颤抖,心里堵得透不过气来。

她捂住胸口,沉吟片刻,舒缓了一下心情说:离婚可以,我也有个要求,女儿高考以前,你不能让她知道我们离婚的事情。

不管你在外面怎么胡来,不能做伤害女儿的事情。

刘健说,那肯定的,我也不愿意伤害她。

李敏让他有空回来把手续办了吧。

挂断电话,她走到女儿房间,看着熟睡的女儿,在她脸上仔细端详,看着眉眼和刘健相似的地方,泪如雨下。

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和见证,如今都要毁于物质和距离。

她擦干眼泪站起身。

是呀,转瞬之间,他们的女儿已经十几岁了,他们夫妻早已经成了很熟悉,又好像很陌生的人。

他的圈子,她融入不了。而她的圈子,他已经不会再进来。

这么多年,她已经习惯了他不在的日子,而他在外面是怎么样,她也不想去了解。

3.

林正英的婆婆派头没有因为儿子刘健不在家有所收敛,反而更加过分。

她30岁上,老公患病去世,儿子才5岁。怕儿子受委屈,她一直未再婚。

对儿媳妇的要求也很严格,只要看到李敏和男同事来往,她心里就不舒服,就找借口摔摔打打。

以前内相的李敏为了不给老公添乱,怕他分心,从没有给刘健提过。

现在既然刘健谈及离婚,安顿他妈也是一个问题。刘健抽空回来在学校旁边的小区,给妈妈林正英买了一套小居室。

然后,悄悄和李敏去领了离婚证。刘健请李敏偶尔去看看,时不时为妈妈置备些生活用品。做不到亲近,但也请她不要太疏远。

林正英不知道儿子的猫腻,习惯了指手画脚。

有一次,她又悄悄来到学校,正好看见李敏和一个男老师在做课间交接,心里不爽,就打电话给儿子。

“儿子,你回来吧,自己的老婆得自己看着。”

刘健说,好好的看着干嘛?你没事别总去学校,影响不好。

林正英可不管这些,挂断电话上前就拉着李敏就是一通数落。

这个自己喊了几年“妈”的女人,竟然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李敏实在是忍无可忍。

她厉声斥责道: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你没有生我养我,凭什么管我?

林正英闻听傻眼了,这个一向温柔的“儿媳妇”怎么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联想到儿子回来买房,她似乎觉得哪里不对。

她悄悄守在中学门口,等着已经初三的孙女放学,想问问她啥情况。

听奶奶问起,孙女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无非就是离婚了呗!”

别看孩子年龄不大,但是对父母之间的事情也有所察觉。

爸爸难得回来一次,和妈妈总是淡淡的,再也没了往日的亲昵,在她面前故作轻松的和谐,一看就很假。

听完孙女这话,林正英呆住了。她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的住处。

一夜没睡,头脑里都是和李敏的生活日常。

凭心而论,虽然李敏不是她理想中的儿媳妇,但是对自己实在不错,如果儿子真的离婚,她还真舍不得。

4.

第二天,林正英一路打听着赶车来到儿子公司。门卫支支吾吾说打个电话问一下。

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个人告诉她,刘健出差了,过几天回去看她。她头昏脑胀地来到车站,准备搭车回去等儿子回家。在候车室里似睡非睡。

一个熟悉的声音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可以买个晕车贴就不会晕车。或者买个保温杯吧,续上热水,车上难受的时候喝点……”

她扭过身看去,居然是她的儿子——刘健,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满了小商品,小玩具。

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推销给候车室里的乘客。

他不是老板吗,怎么像个小商贩?

这时,刘健的电话响了。只见他点头哈腰地接听:“张老板,你放心,欠你的钱,我会很快还清的。你放心,明天,明天一定先给你把利息转过去。”

挂断电话,他颓然地仰头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想休息一下,抬头却看到了自己的妈妈。

他以为眼花了。

林正英走到他跟前说:“儿子,你这是……?”

刘健满脸通红,尴尬地想解释什么,却又说不清楚。

精明的林正英看出了倪端:“走,咱们回家。有啥事回家商量!”

说着拉起儿子一起执意去搭车。

到家以后,林正英给李敏打电话,说自己不舒服,请她来一趟。

善良的李敏信以为真,赶了过来。看到刘健的那一瞬间,她愣住了。

5.

林正英对儿子说:“今天你有什么必须说清楚,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一起担当。

想当年我一个人拉扯你,什么困难没有经历过?两个人,不,是三个人好过你一个人独自面对。”

刘健愧疚地说:“本来是赚了不少钱,可是因为听信生意伙伴的话,投资失财,又借了高利贷,所以成了这样。我本来打算把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挣够,就一了百了,不连累你们……”

说着,他捂住脸哭了。

林正英问他:“你在外面有没有其他女人?有没有做过伤害李敏的事情?”

刘健抹去眼角的泪水,目光坚定地说:“没有,我发誓,真没有。”

林正英问他外面欠多少钱?

他说:大概500万左右。李敏一直默默听他们说完。

然后说了一句:“买房还债,从头再来”。

刘健惊呆了。

李敏说,当初我留下,不就是兜底的吗,你忘了?

当初给李敏娘儿俩买的房子,市值翻了一倍,加上离婚给的200万,还有给妈妈林正英买的房,所有的所有加在一起。

刘健粗略算了一下,还清欠款应该没问题。

李敏说:“生意场始终不是咱们的归宿,老老实实教书育人,才是咱们的正道。回来吧,咱们从头开始,在这个小县城里,饿不着人。”

想当初,他觉得和李敏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想离婚。


朋友劝他投资的时候,想想李敏跟他这么多年,就给她了200万,想给老妈和女儿留个踏实的家。

不曾想他投资失利反而欠下外债。

现如今,还是自己的家人,为自己撑起了一个天。

刘健鼻子一酸,上前抱住李敏哭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