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21日,距离赤峰解放只剩不到半个月时间,但在该市下辖的柴胡栏子村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血案——参加冀察热辽分局第一次党代会的22名代表被匪徒所害,其中师级以上的干部多达5位!
这个时间节点,是我党在解放战争中非常困难的阶段,一次性损失这么多精英,中央为之震怒,毛主席当即下令一定要让凶手血债血偿。
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组织派出精干前去彻查原委,当事情被搞清楚后,毛主席发现随行护送的警卫人员也很有问题。
在与中央其他首长、军区等商议过后,决定枪毙负责护送的骑兵连指挥者,其余几位责任人也受到判刑、开除军籍、撤职等不同程度的惩罚。
那么,当年的经过究竟如何?到底是什么人谋划的袭击呢?
把时间拨回到1947年4月,冀察热辽分局为配合东北及华北地区的作战,特在机关驻地内蒙古林西召开党代会,共有十个代表团出席,后来遭遇重创的是其中的冀东代表团。
5月14日,大会胜利闭幕,各大代表团明确任务后就原路返回,准备开始下一阶段的攻势。
当时冀东军分区正在谋划滦东战役,前线物资弹药紧缺,因此有一批警卫员就带着分局拨发的装备先行一步。
冀察热辽分局考虑到冀东代表团的安全问题,专门调配一个骑兵连护送,可没想到后来这支部队太不负责,以至于惨案的发生。
5月20日,冀东代表团及护送部队共百余人抵达柴胡栏子村,连续赶路,众人都有些疲惫,便决定在当地留宿一晚。
柴胡栏子村不大,仅有30余户人家,容不下这么多来客,冀东代表团主任苏林燕、副主任李中权等人商议后,把代表团及冀东带来的警卫班等72人安排在村内,骑兵连70余人则住在柴胡栏子村东2.5公里的彩凤营子村。
当时柴胡栏子村的南、西、北三个方向都已是解放区,只有东面的赤峰还属于敌占区,如此部署,就是为了防备可能到来的赤峰之敌。
代表团副主任李中权有早起的习惯,21日早上5点左右在村西头散步时,发现西面200米有人背着枪在遛马,村后的西南方向也影影绰绰有人在走动。
李中权分不清是敌是友,就让哨兵询问身份,结果对方直接开了枪。在李中权想来,这个方向是不会有敌人的,因此自曝身份:别误会,你们别开枪,我们是八路,从冀东过来开会的。
当时全军番号并未统一,有些地区仍沿用“八路军”。若是自己人听到这句话就停手了,可对方嘲讽道:老子还是九路。枪声随即越来越密集。
李中权这才反应过来是敌非友,连忙阻止反击。他一边呼叫众人迅速抢占地形,一边带了几名战士去堵住村口,本来他以为敌人是少量打家劫舍的土匪,可打了好一阵,还是有人不顾一切往里冲。
并且四面都响起了枪声,这代表着对方已包围村子,若不是其只知死打硬冲毫无战术,己方早已溃败。
代表团主任苏林燕看出双方人数相差巨大,这样下去迟早会被耗死,便集中火力掩护通讯员冲出去联络彩凤营子村的骑兵连。可人去了好几拨,始终没有回音。
这时村子已被攻破,代表团剩余成员只能依托村内的房屋与敌打巷战。
一番缠斗后,我方控制区域只剩下五间房,这时大家都明白不能再等了,遂将所有电台、密码本、机密文件销毁,然后开始突围。
众人边打边撤,每过一个路口都会有人倒下。敌军早在出村的各个路口架好了机枪,导致冀东代表团大多数人都没能冲出去。
苏林燕牺牲在了距离村口还有70米左右的地方,李中权看着他倒下,但也无能为力。李自己右肘也挨了一枪,子弹穿过前臂骨,导致右肘关节和前臂骨被打断。
他就左手端枪继续往前,奈何没走出多远,又是一发子弹从他的左背打进,通过左肺尖部穿过左锁骨,使得他嘴里、鼻孔都喷出鲜血。伤势如此严重,李中权硬是咬着牙坚持带着剩余的人继续往东跑。
唯一庆幸的是,敌人是乌合之众,对逃出去的人不上心,只有5个顽固分子在追,其余人只顾搜刮财物。
李中权发现追兵不多后,冷静组织反击,打死其中2人,剩余3人看情况不对也跑了。
趁此机会,李中权等人赶到彩凤营子村,但搜寻一阵没找到骑兵连的踪影。询问一名老乡才得知,那些骑兵听到枪声后就往山里跑了。
这真是晴天霹雳,没有掩护,彩凤营子村也不安全,警卫员帮伤势严重的李中权找到一头毛驴,众人继续往东面跑。
幸好此时周围的二十军分区警备二团、赤西县支队、热中军分区都已出动增援部队,李中权他们得到接应后终于安全。
我方几部联手作战,反包围了柴胡栏子村内的敌人,最终敌大多被歼灭,只有少数逃往多伦。
此意外的遭遇战,冀东代表团牺牲了22人,其中包括苏林燕、王克如、冀光、胡里光、王平民五位高级干部,他们若坚持到1955年,都有机会佩戴将星的,可惜...
一战导致这么大的损失,中央和冀察热辽分局都极为震惊,随即有精干人员前去调查,发现此事真的冤枉。
前来进攻的敌人成分复杂,有国民党十三军牒报队、围场县绥靖军、围场县警察大队、承德保安总队第三营等各类武装,都是我军在解放周边城市时遗漏的顽军。
他们推举人马最多的匪首白金辉为指挥,准备一起去赤峰投靠国民党93暂编22师,路过柴胡栏子村时正好发现了其中的代表团。
最开始他们只是想劫掠一波,但逼问村民后得知有不少共产党高官,就更加卖力地进攻,希望以此做“投名状”。这伙贼人也没想到我军的增援会那么迅速、那么坚决。
死里逃生的李中权把自身经历完整汇报给中央,毛主席看后非常心痛,当即下令要让这群贼人血债血偿。于是冀察热辽军区集结部队努力寻找土匪盘踞之处,经20多次交战,成功剩余的残部歼灭。
敌人是消灭了,但内部也有很严重的问题,李中权将军在回忆录里写道:柴胡栏子战斗发生后,村里派出过几波通讯员向骑兵连求助,都没找到人,只好向更远的目标搬救兵。
有一位通讯员听说骑兵上山后,跑到山上找到了部队,但骑兵连指导员始终不愿意动身。警卫员非常着急,说话语气也有些严厉:军区给你们的任务是护送首长,如今首长被围了,你们袖手旁观到时候是要负责任的!
可对方仍是无动于衷,通讯员只好去找其他兄弟部队。
其实敌人作战能力很差,只要骑兵出动,必能将冀东代表团大部救出。奈何骑兵连的干部贪生怕死,导致惨剧发生。
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处置队伍还怎么带?最终连长、指导员被枪毙,排以上干部都受到处分,甚至只设计路线、并未到场的二十二军分区骑兵三团政治处副主任穆根力也被开除军籍、判刑5年。
在解放战争中,一次牺牲5名高级干部这是仅有的一次,相当惨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