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今年元旦假期刚结束,江门市蓬江区就马不停蹄举办了一季度新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投产)活动,81个项目集中“亮相”,总投资超217亿元,为蓬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回首2024年,蓬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区40周年,也站上了续写辉煌的新起点。这一年,蓬江区积极抢抓“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构建蓬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4个;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强区促镇带村,成功入选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再出发,旌旗猎猎;再创业,鼙鼓声声。2025年,蓬江区将培育更多发展新动能,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打造千亿经济强区、现代活力中心城区,在侨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敢于挑大梁、勇于当主攻、奋勇走在前。


蓬江努力打造千亿经济强区、现代活力中心城区。蓬江区供图

产业新动能

打造两个“万亩千亿”大平台

低效工业园改造现场,大型施工机械此起彼伏,现场一片火热;企业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加速运转,摩托车“出海”踏浪有声;江门人才岛上空,直升机带领游客环岛翱翔,“解锁”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


产业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在产业上、企业里。回顾过去一年,蓬江聚力建设两个“万亩千亿”大平台,产业会客厅、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蓬江产业园在省2023年度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工改”攻坚全面推进,实施先行启动项目13个、涉及改造面积超2600亩,瞄准“3+2”(即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健康食品、摩托车及零配件等两大优势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引进“3+2”产业项目40个,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推进格威无人机配件生产基地、固定翼无人机暨航空智造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产业优势培育壮大,“3+2”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11.15亿元,摩托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与产业发展一样,提升消费活力同样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蓬江区积极抢抓“两新”政策机遇,以旧换新(商务)核销奖补资金总量居江门市第一,拉动消费约13亿元;文旅发展出新出彩,引入2024第11届亚洲跳水锦标赛等一批体育赛事、演唱会、展会,举办或协办江门市马拉松比赛、侨都咖啡文化周、茶饮文化周、全国秋季“村晚”良溪村示范展示等侨乡特色文旅活动,2024年以来接待游客542万人次、增长23.6%,旅游总收入38.3亿元、增长17.3%。


新的一年,蓬江区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抢抓发展机遇、建好产业平台、提升城市品质、创建文旅平台、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质增效,推进“百千万工程”在蓬江走深走实、结出硕果。接下来,该区将重点围绕蓬江区“3+2”主导产业,坚持制造业当家,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拼经济、大招商”,服务好两个“万亩千亿”大平台产业导入工作,2025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计划投资额不少于230亿元,力争达到250亿元,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比不低于80%。

民生新质感

让更多红利惠及县镇村

近日,住在蓬江区棠下镇中心村的胡先生惊喜发现,位于棠下大道路上的电线杆和电线“消失”不见了,“现在视线变开阔了,整个街道都更加整洁了”。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去年以来,蓬江区办好办实民生实事,深化“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建设,建成10家“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其中4家获评省级“优秀”站点称号;江门市实验中学高中部等学校投入使用,2个教育集团获评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紫茶小学获评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为江门市首个全面完成一体化管理村卫生站医保接入的县(市、区);“爱心餐桌”项目商家增至39家,累计服务长者7000人次;白沙街道雅怡社区入选国家级“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点。


从微观层面观察,越来越多的乡镇正在变得更加宜居。去年,蓬江区谋划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约40.5亿元,推动棠下镇、杜阮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两镇均入选全国千强镇,荷塘镇入选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杜阮镇“一河两岸”全面优化,棠下镇圩镇主干道沿线两侧风貌全面提升,乡镇面貌焕然一新;推动棠下镇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省级试点,加快打造城市区域副中心。


在广袤的村庄,人们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去年以来,蓬江区推动集体经济做强做优,创建5个新型集体经济示范村,建立富民工坊。更直观的变化,则体现在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去年,蓬江区29个省典型村共投入近1.02亿元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建成9.3公里美丽农村路,累计完成121栋农房风貌提升改造,打造26.92公里农村碧道,全区美丽宜居村比例达95%。


写好民生答卷,绘就幸福底色。新的一年,蓬江区将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聚焦打造更加可感可及的美丽幸福城区,完善“零工市场+就业驿站”体系,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纵深开展集团化办学,持续扩大高中学位供给,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探索“五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新路径,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完善普惠型托育服务体系,让中心城区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持续增绿扩绿,深化实施“六大行动”,推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美”;加快“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探索“平安友约”工作品牌,打造更高水平法治蓬江平安蓬江。

一线案例

全省首个固定翼无人机项目落地蓬江

江门市固定翼无人机暨航空智造产业基地,可能是今年蓬江区最值得期待的产业项目之一。


去年12月,作为广东地区第一个落地的固定翼无人机项目,江门市固定翼无人机暨航空智造产业基地开工奠基仪式顺利举行,未来该基地或探索生产警民两用的固定翼无人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航空智造产业示范基地。


中广粤信建设发展(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透露,该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20亩,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1亿元。


项目所在的蓬江产业园,属于当地政府多年来统一规划连片发展的工业集聚区,产业氛围浓厚,基础设施完善。该园区临近沈海高速棠下出口,交通条件便利,可在1.5小时内通达大湾区各城市。“大湾区无人机企业众多,技术实力雄厚,相关市场需求也很旺盛。从产业链配套的角度来看,该项目落户蓬江区后,有望融入大湾区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从研发、制造到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都能找到优质的合作伙伴,并快速获取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信息,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蓬江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分析。


江门制造业基础扎实,拥有诸多具备无人机零部件生产能力的本土企业。与此同时,当前江门正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这也为固定翼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机遇。“固定翼无人机在农业、测绘、环境监测、物流和快递、应急救援等多个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蓬江区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需求,积极探索固定翼无人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创新,推动无人机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侨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上述负责人介绍。


引进全省首个固定翼无人机项目,是蓬江区在低空经济领域错位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该项目不仅符合蓬江区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定位,而且有助于推动当地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展望未来,通过引进先进的固定翼无人机生产线和高端研发人才团队,蓬江区有望逐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流通于一体的航空智造产业链体系,提升自身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南方+记者 郑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