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观点说封神一开始就败局已定,乌尔山就不应该接这个项目!因为《封神》拍摄的时间太早我们也不能用现在的认知要求七八年前的人也这样,但我马后炮你们知道这个项目它最大的坑在哪里吗?看似它是一个大IP但实际上它就很难接地气,它不容易带人味神仙太多了而且神仙的体系成型了,人又多其实很难让普通人共情编剧也其实很难有创作空间,除非主角的视角不要选姬发或者殷寿就选一个架空了的小人物。
但这样创作周期会更长!因为难度更大就不符合资本的期待,资本不喜欢小人物的这种设定,反而看看《哪吒》这篇就很讨巧选的哪吒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还没有成为神就没有用大篇幅的笔墨来写战争,写的是哪吒少年成长叛逆期和父母的还有和敖丙这种友情的羁绊,然后把这种情感都写丰满之后再在外围慢慢编织宏大的世界观,包括好莱坞的英雄大片《漫威》和《DC》即便选做英雄的故事,也是不断的在讲这些神或者这些英雄如何经历凡人痛苦的这种故事。
为什么《复仇者联盟》最成功的英雄钢是铁侠?因为他最有人味!科技大拿、花花公子、幽默接地气更重要的是他注重亲情这种反差特别来感觉,《复仇者联盟》编剧里面写了一段他和女儿的戏就马上要拯救地球的时候,九死一生但这个时候他女儿对他说“我一天爱你三千次”!多么让人感动!《封神》的投资体量就决定了它是一部要求大众需要全年龄段去看的这么一部电影,而且还需要海外市场共同发力才可能收回本野心太大了。
但国内的团队撑不住没这个能力知道吧!其实同类型的电影让好莱坞做也很难做,战争史诗篇《天国王朝》虽然经典但叫好不叫座也是巨亏,《诸神之战》也是一集一集根据市场的反应在调整,人家也是个人视角来开戏投资体量也控制了稍微成功一些,《特洛伊》不错但《特洛伊》有非常成功的发行体系,一开始他的目标就全球市场大家也普遍都知道希腊神话战神阿格琉斯还有木马出城的故事,导演直接就设计大场面选好顶级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然后把战争场面做好,选美女把爱情戏拍好就行。
《封神》不能这样!国外都不知道啥叫《封神演义》一部拍不完得拍三部,而且《特洛伊》其实也没有复杂的建模虚拟制作很多战争场面还是真人在前景拍的,只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背景是视效制作其实没有特别复杂的设计,所以它制作的快,不像《封神》拖的那么长,《封神》其实乌尔善接了他就没得选,他不能只选一个英雄人物就找一个小切口来讲他只能从一个营销的视角,一上来纣王、姬发、妲己、闻仲、哪吒、杨戬、姜子牙、魔家四将、申公豹这些人物密集登场。
然后直接开干其实只能烧特效了,乌尔善是2018年开始拍这个片子他筹备的时间更早,如果这部电影早几年上在流浪地球之前那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还是会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的东西救不过来了,乌尔善其实也告诉你当初他接这个活的时候他也是面临一次非常大的历史机遇,没有抵住这个诱惑确实条件太好了,另外这种IP故事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其实需要我们当时有一种昂扬向上的那种斗志和心气,就跟当年《星球大战》一样整个美国有一种昭昭帝国的那种野心。
就我们要讲我们的故事就是我们的肌肉,我们拍地球人打仗没意思了咱们来个高端局,如果没有口罩这事咱们这几年都过得挺好的牛掰哄哄的资本也活跃,那么《封神》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或许它可以造就这种全民讨论的氛围,但问题是现在老百姓大家都不喜欢宏大叙事的东西,神仙打架、高端局跟我有啥关系?我自己都管不好!所以你发现没有《封神》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投资人现在恨不得马上收回成本赶紧回笼资金也只能不断填坑它没有这种势能了。
所以我觉得《封神》3这个坑也很难填,我觉得未来很多年中国都不会有《封神》这种大IP制作了,中国市场短期也不可能产生“魔界”这种IP了市场还不成熟,你就想一下好莱坞全球化搞了多少年?《星球大战》那是多少年前拍的?人家老外等于现在很多老头子从小就是追星的,就年轻的时候都花钱买光剑穿着盔甲成为死忠粉,人家一部电影真的是男女老少都在看,咱们这边年纪大的观众没这个消费习惯都觉得电影那就应该是免费看的。
国内现在电影市场再牛掰也就这样!说真的文化输出这个东西是一个大战略它不是个人能力能改变的,目前也就刘慈欣这种科幻小说郭帆做的《流浪地球》卸下了历史的包袱,他有机会做出这种国际化的东西因为这个理解门槛低老外一下看得明白,你让郭帆自己弄个上下五千年的故事估计他也费劲,所以我觉得咱们历史文化神话要搞大IP这条路还真挺长的,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