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悉,将进一步落实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白名单"制度和"总编辑内容负责制",统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着力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努力推动微短剧成为反映新时代伟大实践、人民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的新载体,成为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和主流文化的新渠道。

落实分层分类审核和持证传播

根据《通知》,按照对重点内容实施重点监管的总体原则,根据微短剧篇幅、制作传播周期、艺术形式等发展实际,推动优化审核机制,提高管理效能,统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内容抽查、处理、处罚机制,着力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具体来看,将从三方面进一步推动对微短剧的科学化管理。在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方面,将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

据悉,"重点微短剧"(符合特殊题材、总投资额度达到100万元及以上、长短视频平台招商主推或在各终端首页首屏推荐播出、自愿按重点微短剧申报等几种条件之一)、"普通微短剧"(总投资额度在30万元(含)—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均应报省级以上广电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和成片审查,"重点微短剧"的规划备案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其他微短剧"(总投资额度不足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与版权核定,定期将审核剧目信息报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拟在平台首页首屏首推推荐播出的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对完成片进行复核。对重大题材或者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国家安全、统战、民族、宗教、司法、公安等特殊题材的微短剧,按有关协审工作机制落实审核要求。微短剧的制作方、投流方、推广平台、播出平台等均须对其制作或发布的宣传推广内容审核把关。

在落实"白名单"制度方面,网络视听平台、小程序、投流方等播出或引流、推送的所有微短剧,均须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完成相应上线报备登记程序。节目上线前须在片头按相应格式要求标注《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号或节目登记备案号。

据了解,"重点微短剧"须标注节目唯一许可证号。"普通微短剧"须标注节目唯一登记备案号。"其他微短剧"须在明显位置标注节目备案号,播出平台简称应符合用户对平台的认知。对在多个平台播出的"其他微短剧",各平台根据各自审核版本标注相应备案号,不得使用其他平台的备案号。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也不得为其引流、推送。

在落实"总编辑内容负责制"方面,应设立总编辑岗位和总编辑办公室,配备并不断强化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审核把关人员队伍,落实微短剧先审后播、审核会商、信息核查、播出计划报备、播出调控管理以及请示报告等制度,确保导向正确、播出安全。总编辑人选报国家广电总局登记备案。微短剧小程序机构也须建立健全总编辑制度。个人制作并上传的各类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节目生产制作机构的责任,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节目报审工作。

对于违规播出或引流、推送不符合规定的微短剧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平台、小程序机构、投流方等,管理部门视情依法采取发放整改通知书、约谈、停播整改、建议调整总编辑、追究网站主要经营者责任等处置措施。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知》表明,目前对微短剧的内容监管在不断加强。未来,微短剧上线传播需持有许可证或备案号,能进一步督促制作方提高制作质量,也会加强平台方对微短剧内容的审核责任。同时,"分类分层审核"制度也将对整个影视内容行业产生影响,至少目前在探索通过分级制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以今年初牵手抖音旗下红果短剧的爱奇艺为例,围绕头部视频平台如何落实三方面管理新制度,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致函爱奇艺,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化正向发展

据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定义,"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备案系统新增"网络微短剧"板块,正式纳入监管,是继网络影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后第四种官方认可的网络影视作品形态。

《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呈稳步增长态势。据预测,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到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000亿元。

中经传媒智库专家张书乐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微短剧并非简单的文娱产品,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同时,由于微短剧很好地结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传播的碎片化、个性化特征,可以具有更好的传播渗透性。

在青年剧作家向凯看来,微短剧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化正向发展,行业生态不断改观,要进一步释放出积极社会效益与良好经济效益,对行业内容创作、生产等扶持和引导也尤为重要。

在发力微短剧内容监管的同时,此次《通知》也提出,推动微短剧创作、生产、传播、推广等产业链各环节协同联动,统筹微短剧题材、类型、风格多样化发展,鼓励微短剧创新话语表达、视听呈现、生产传播、商业模式,努力推动微短剧成为反映新时代伟大实践、人民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的新载体,成为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和主流文化的新渠道。

《通知》表示,将加强选题规划。深入贯彻落实"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重要要求,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加强选题策划和组织推动,进一步打造更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微短剧精品佳作。加强推优扶持。充分发挥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网络视听节目季度年度推优等工作机制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广泛征集遴选微短剧精品项目和作品,引导专业影视机构和人员参与精品创作,进一步强化"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鲜明导向等。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