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了,文旅部发布了2025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部分省市也公布春节期间的接待游客人数:
上海八天假期共接待游客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
湖南累计接待游客5395.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7%。
广东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
四川全省共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同比增长5.36%。
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8.1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6%。
江苏春节假期前六天,纳入监测的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地点共接待游客3469.5万人次。
陕西春节假期前六天,陕西全省五星级饭店入住率超七成。
内蒙古春节假期前五天,内蒙古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988.08万人次。
浙江春节假日前三天,浙江累计接待全域游客171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
总体上而言,春节接待游客数据还是比较好的,民众对经济大环境的信心指数是已经反转复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选择了出游,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是走亲戚。
相对于春节旅游消费,春节文化娱乐消费更火爆,就以春节档电影票房市场来看,今年春节假期的票房超过了去年的春节假期票房。
其中最火爆的莫过于创造中国影史新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在春节假期的票房就突破了48亿元,预计到上映结束将突破70亿元的票房。
春节档电影票房的火爆也预示着2025年文旅消费的大趋势——文化消费市场要继续大爆发。
实际上在2025年春节文旅市场就体现出来了,各个省市非常重视利用文化内容,呈现“传统+创新”双轮驱动趋势,各地为了丰富带动春节文旅消费市场也是做了活动。
李子柒以非遗文化推广大使身份登上了2025年春晚,各地文旅部门也是把非遗活动作为了春节文化活动的重点,例如四川就推出700余场“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如阆中古城巡游、宜宾非遗游园。
广东省不仅有科技赋能与传统民俗融合特色活动,例如白鹅潭烟花汇演(650米烟花带+无人机灯光秀)、清远长隆度假区试营业、深圳“花市+文旅”结合无人机配送。还有举办了近1000场非遗活动,如“粤动村晚”、潮州古城非遗巡游。
上海市则充分利用国潮文化来提升节日游玩体验,有丰富的文化消费创新,花灯、非遗市集、美食游园会等成为新风尚,结合“观文博”“看美展”等高品质文旅项目,特别是上海博物馆一票难求。
从春节假期游客数据和文旅市场消费趋势来看,2025年文旅行业的增量新机会就在文旅融合体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要更加融合新技术应用。
我们可以预见,2025年是中国文旅行业文化市场大爆发的一年,像演唱会、戏剧、话剧、传统戏曲、影视等等,而且场景会有更多的创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