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闽南网报道,在达沃斯论坛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欧美贸易关系重大,欧盟会尽早与美国新政府采取务实接触。她同时重申欧盟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谈及与中国有机会“深化关系”。报道称,近日,冯德莱恩警告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新一届政府之间的经济冲突升级。但同时,冯德莱恩表示,与美国新政府接触是欧盟的优先事项。这位欧委会主席表示,除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之外,欧洲的经济前景不同于本世纪初。



冯德莱恩(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其“美国优先”的政策迅速对国际关系产生冲击。他不仅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还在格陵兰岛问题上对丹麦采取强硬态度。丹麦作为欧盟内部一直配合美国的成员国,却因被特朗普视为“拜登派”而面临惩罚,这让欧盟其他国家感同身受。冯德莱恩本人也意识到,面对特朗普的强硬政策,欧洲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选择。

据悉,特朗普上任当天,就签署了退出《巴黎协定》和世卫组织的行政命令,而冯德莱恩却在达沃斯论坛上明确表示,《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协议,而退出这一协定的行为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损失。在她看来,全球应携手应对环境问题,虽然冯德莱恩没有点名指责特朗普,但其讲话中的意图不言而喻。

这一系列举动表明,特朗普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将继续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他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盟友,即使是长期以来被视作美国亲密伙伴的欧盟,也没能逃过他的“算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作为欧盟的代表,曾多次希望与特朗普见面,却未能如愿,甚至连特朗普的就职典礼都没有收到邀请。面对这种冷遇,冯德莱恩的态度似乎已经悄然转变,对特朗普的政策也采取更加谨慎甚至对立的立场。



特朗普(资料图)

曾经的欧洲要说谁对我们的敌意最大,那冯德莱恩敢说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了。而且就这么一个整天把中国威胁挂在嘴上的人,突然像是换了一个人,不再提所谓的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开始转变态度,提所谓的与中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甚至光提中国的名字就达到了14次,冯德莱恩莱恩这是要开始转向了吗?

此前,欧盟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国针对其成员国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两年后,也就是2024年的1月底,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的WTO诉讼程序。如今,为期一年的暂停期限将于本周五到期,如果欧盟选择不恢复诉讼,这起案件便将自动失效。



立陶宛(资料图)

而前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跑来凑热闹,兰茨贝尔吉斯认为,如果放弃诉讼,就是在允许中国“欺凌”欧盟成员国。兰茨贝尔吉斯更是放出狠话,若是欧盟想让特朗普用怀疑的眼光看待欧洲,那么欧盟现在向中国“投降”更为合适。这种言论相当刺耳,也同时能反映出立陶宛非常激烈的反华立场。事实上,现如今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立陶宛自己种下的恶果。

去年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在选举中获胜后,就推举了帕卢茨卡斯为立陶宛新总理,当时的他则摆出了一副爱国为民,要恢复中立正常关系的样子,喊话中国大使返回立陶宛,称上任后将寻求与中国全球恢复外交关系,修复因为台湾问题产生的裂痕。然而这才过去了一个多月,帕卢茨卡斯在手握立陶宛总理大权之后,就好像得了健忘症,全面推翻了之前的表态。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刚一“转正”,就迫不及待的对华翻脸了,否认上任前“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全面的外交关系”的说法。



帕卢茨卡斯(资料图)

不管是欧盟还是立陶宛,都是在配合美国。之前27国集团欧盟制裁中国给出的理由,是有中企和个体涉嫌支持俄罗斯。欧盟的具体制裁措施包括不允许被制裁者到欧盟旅游,以及冻结被制裁个体、实体在欧资产。欧盟此举显然是在配合美国,因为美国也一直在以援助俄罗斯为理由打压中国。而立陶宛更是所有欧盟国家中最配合美国的,在美国试图利用台海问题做文章攻击和打压中国时,立陶宛冲在最前线,第一个站出来允许台当局在其境内设立“代表处”,这就是对中方的明确挑衅。



欧盟(资料图)

这是破坏中国的内政,破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绝不可能善罢甘休的。只要立陶宛不肯改正错误,那么中国对立陶宛的打击就不会停止,直到立陶宛屈服。中国和立陶宛的外交关系已经是代办级了,如果立陶宛再不悔悟,那么两国关系甚至可能清零,中国直接把话挑明了。如果立陶宛听不进中国的劝告,非要来惹中国,那么只能栽倒大跟头,一个跟头加一个跟头。

最近宛如果着急要跟我们恢复外交关系,原因是,第一俄乌冲突,一旦俄军拿下乌克兰,那么下一步可能就会瞄准波罗地海三国,其中就有立陶宛。第二应该是拜登即将下台,而特朗普即将上台。第三就是经济方面了,中立关系进入冰点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直接下降,特别是立陶宛最眼红的中欧班列也没有了。而立陶宛这几年的经济也比较糟糕,所以立陶宛的商界人士已经多次公开表态,迫切希望立陶宛政府尽快实现中立外交商贸关系正常化。

无论是冯德莱恩也好,还是欧盟也好,其转变的核心出发点是由于特朗普的上台导致美国的政策出现大幅转变,整个欧洲也会成为美国的“打击对象”之一。因此,对于中欧双方的这一轮“蜜月期”,我们不应抱有过多的期待,特朗普不讲“价值观外交”,不代表欧盟不吃这一套,如果美国的下一届总统换了一个民主党人上台,那么中欧关系发展又将面临2020年前后的“反复无常”,中国必须对此有着足够差的心理预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