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前囤的书你翻了几页?

为什么买了书却读不完?

一些人看到一本科普书的封面上印着闪闪发光的几个大字——“量子物理”,就会把这本书买回家,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喜欢瞥到这本书时的感觉:这本书让人感受到智慧、重要性和自信心。

来源 | 《费曼思考法:5步成为学习高手》

作者 | [美] 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

译者 | 戴童

01

“我对诺贝尔奖一无所知”

费曼反复强调的其实是一种融合的“心态”,其中包括:

1. 能够真正以崭新的、不带成见的方式感知世界;

2. 以玩耍的、开放的、快乐的好奇心面对未知;

3. 乐于猜测,并根据现实世界的实验结果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费曼是一位物理学家,但让他成为科学家的并不是他的思维内容,而是他的思维特点。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心态在生活中获取任何知识。物理学是古代先贤思想的“后裔”,最早的研究者是古代哲学家、医生和博物学家。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研究内容发生了改变,但探究精神(如果做得正确的话)始终不变。

我们该如何像科学家一样生活?

今天,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仿佛表明,科学等于商业,商业等于技术: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富翁,他们正在打造全新的英雄传奇,他们的创新力和智慧正在为人类铺平道路。但是,费曼可能会强烈反对这一点。

费曼曾经被问到,他是否认为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值得荣获诺贝尔奖,他的回答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我不这么认为。我对诺贝尔奖一无所知,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但如果瑞典皇家科学院认定张三或李四可以拿奖,那就这样吧。我和诺贝尔奖没什么关系……这是个麻烦……[笑]我不喜欢荣誉。我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我也注意到其他物理学家采纳了我的成果。我不需要别的了。我觉得,其他任何事情都没什么意义。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什么人认为一项成果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我不觉得这有什么意义。反正我已经拿到奖了,奖励是发现的乐趣、探索的兴奋感,以及看到别人使用我的发现的满足感。这些都是实在的东西,而荣誉对我来说是不真实的。”

02

内在动机

这段回答说明了什么?

很明显,费曼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赢得荣誉,不是为了出名,甚至不是为了赚钱。他这样做既不是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为了满足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或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

事实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费曼觉得像诺贝尔奖这样的东西与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如果世间赋予科学成就的最大荣誉之一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那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答案就是:他有自己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一个人发自内心想去做一件事的真实愿望,它与外在动机形成鲜明对比。外在动机源于旁人或环境;内在动机来自我们自己对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的判断,以及我们自主定义做事方法并确定目标所带来的满足感。外在动机也可以让一个人做到高效,但这种动力可能来自赞扬、奖励、名誉、公众认可、家庭压力、文化期望、金钱诱惑……尽管具有内在动机的人也会享受赞扬,并在帮助或激励他人时发现更多价值,但他们做事情的主要原因只来自自己。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一种行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是什么促使你阅读这本书,或者,是什么促使你选择从事当前的某个项目——你为什么这样做?请你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诚实作答。

你对本书探讨的话题真的有兴趣吗?你读到这里,是因为想了解更多,并且纯粹出于兴趣吗?还是因为你猜它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改善你的生活,帮你赚更多钱或成为一个更讨人喜欢的人?你是否希望增强自己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掌控感?你想在学习和工作中更有把握吗?

03

“努力”的快感

一些人看到一本科普书的封面上印着闪闪发光的几个大字——“量子物理”,就会把这本书买回家,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喜欢瞥到这本书时的感觉:这本书让人感受到智慧、重要性和自信心。他们喜欢“我也是个聪明人”的感觉,喜欢自己站在智慧、理性和正确一方的感觉。旁人在看到他们手中这本书时可能会惊讶道:“哇,你在读这本书吗?看上去好复杂。”这会带给他们一种“努力”的快感。

然而,当真的坐下来读这本书时,他们可能连第二章都看不完就放弃了。他们读这本书的乐趣完全来自旁人给予的认可和评价,以及一种踏上艰难但十分值得且令人钦佩的探索之路的使命感。但是,当他们真的开始执行这项使命时,却没有足够的内在动机来推动他们。

于是,你会发现一件特别讽刺的事,获得物理学大奖的科学家对奖项不感兴趣;但不难想象,总会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出于外在原因启动了一个类似的宏伟项目,但恰恰因为这个外在原因,最终未能实现目标。

话说回来,外在激励不总是坏事。有人也会因为各种“错误”的动机取得惊人的成就:他们讨厌被挑战和未知击败的感觉,而且对此执念很深;他们觉得,自己总有些东西要向众人证明;他们对一个问题十分着迷,在找到答案之前,会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然而,无论如何,内在动机都是取得真正成就的更可靠、更持久、更强大的“燃料源”,即使“成就”压根儿不是内在动机的目标。

例如,如果你并非真正对学习编写代码感兴趣,那就不要因为你认为这样做会让自己更好、更有成就而强迫自己。虚荣心和自负感可能会给你足够的能量来开始,然而一旦这种能量消失,你就会突然失去动力。你不仅无法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且还要与那些有内在动机的人竞争,在完成同样的任务时,他们总是显得比你更有活力、更有韧劲、更有创造力。因此,你要对自己诚实,面对现实,了解什么才能真正激励自己。

费曼研究物理学,是因为他心向往之,物理学给了他快乐、目标和意义。他擅长做这件事,这也符合他的能力和性情。不难想象,即使费曼生活在一个没有设立任何物理学奖项的世界,或者一个物理学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价值的世界,他还是会研究物理学,因为他仍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从工作中获得意义和价值。



《费曼思考法:5步成为学习高手》

作者: [美] 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

译者:戴童

科学家的想法,到底哪里不一样?我们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吗?

观察 | 动机 | 提问 | 模型 | 输出!

1.解读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智慧之源。重要的不仅是费曼思考了什么,而是他是如何思考的。

2.费曼思考法的核心在于探索事物本质,重视观察与提问。运用科学家的思维技巧,革新思维模式,激发自身潜能。

3.费曼笔记本法、学徒效应法、IRADE学习法……一系列实操性极强的学习秘籍,告别低效学习的困境,创建自己的思维模型,唤醒好奇心的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