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历蛇年除夕夜,作为“春节”及“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为主题盛大启幕。新时代古典家具艺术家、中国古典家具领军人陈玉树作为文化界代表,再度受邀参与这场全球瞩目的文化盛宴。这已是这位新时代古典家具艺术家连续第二年以特邀观众身份亮相春晚现场,与春晚的深度联结,不仅彰显个人艺术成就,更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舞台上的蓬勃生命力。


陈玉树的艺术轨迹与节目主题形成微妙互文。深耕古典家具领域近三十载的他,其作品既保留明清家具“精、巧、简、雅”的神韵,又融入符合现代人体工学的创新设计,被用于APEC、G20、“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场合。

榫卯之舞: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

陈玉树说:“今年的春晚节目精彩纷呈,既展现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又呈现了春晚的国际表达。”特别是看到一场以传统榫卯技艺为核心意象的创意节目《栋梁》时,这位以传统工艺闻名的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说:“榫卯乃至古典木作,它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古人用美学写就的‘立体密码’。这一幕以近乎科幻的视觉奇观,让观众直观感知‘木构宇宙’的精密法则。 这场演出彻底打破了刻板认知,让榫卯技艺从历史尘埃中苏醒,成为可触、可感、可思的活态文化基因。”


但无论是科技赋能传统,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创新展示天坛祈年殿、北京中轴线及榫卯、斗拱等等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还是开场视觉秀《迎福》等非遗表演,赋予古老技艺以新潮表达,本质上都是同一件事:让传统活在当下。数字技术不是传统的敌人,而是放大器。就像榫卯结构需要适应现代居住空间,传统文化也需找到与时代的共鸣点。


从工坊到国礼:艺术家的文化担当

作为中国古典家具领军人物、新时代古典家具艺术家,这位以作品架设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艺术家,陈玉树表示,今年的春晚,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国际文化交融:一曲《山鹰和兰花花》创新融合了秘鲁《山鹰之歌》与中国《兰花花》,串连起地球两端的情谊,共振出全球的和声。正如一件古典家具的诞生,需要数十种榫卯类型协同作用:燕尾榫负责横向拉力,格肩榫承担纵向压力,楔钉榫化解扭曲应力……每个构件既独立成章,又彼此依存。这种“万物互联”的系统思维,与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

春晚舞台的聚光灯,照见的是整个行业的转型:通过创造性转化融入当代生活语境。匠人不能只做“守艺人”,更要当“创变者”。陈玉树以自身实践印证这一理念——他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了深度挖掘,他的作品更多次亮相国际重大活动,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迪拜世博会、巴黎奥运会等,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外交名片”。 这些恰恰揭示了陈玉树新时代古典家具超越工艺层面的文化深意。

2018年,陈玉树为巴布亚新几内亚APEC会议创作的《祥瑞》融合当地国鸟“天堂鸟”与中国祥云纹饰,被该国国会收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万荷》以“荷”谐万邦协和,荷花与鲤鱼(合理)、青蛙(和鸣)、金鱼(和愉),体现了万物和合共生的系统观,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物化表达。

《天地》以《周易》哲学为基础,以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互鉴,设计象征“天地和谐”的椭圆地球底座,融入奥林匹克精神,在冬奥会及巴黎奥运会期间亮相国际舞台。

《合璧》以超越了单纯的工艺美学创作逻辑,其本质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哲学化表达。通过型材艺韵的多维叙事,以古典家具为载体,将中华文明的“和合”理念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融合,既展现了传统木作的时代生命力,也为跨文化对话提供了可触可感的艺术样本,展示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同梦》,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之作,以“同”造型、“回”字纹和龟足寓意“回归”,展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

将儒家“君子文化”、道家自然观与佛家禅意融入作品,如《松风》,灵感源自《论语》与乾隆紫檀宝座,融入榫卯结构与丝翎檀雕工艺,体现儒家“君子端方”的思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万荷》再现圆明园“曲院风荷”意境。

通过家具讲述中国故事,如《同道》献礼建党百年,《万鸣》以龙图腾寓意国家繁荣。

春晚之外的传承哲思

晚会落幕后,陈玉树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分享了春晚感受:“春晚像一面棱镜,让世界看见传统文化的千面光华。而我们这些手艺人要做的,是让每束光都找到属于它的眼睛。”我们不是在创造一件作品,而是以刀为笔,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叙事。


从春晚现场榫卯之舞的惊艳亮相,到艺术家二十余载的坚守创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路径愈发清晰。当三千年的榫卯智慧与当代科技、美学的碰撞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或许正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注脚。他坦言:“当千年榫卯化作跃动的‘中国脊梁’,我看到的不仅是技艺之美,更是文明传承的当代觉醒。”新时代古典家具的使命是“以器载物”,记录历史事件、传播文化价值。手艺人应活在当代、融汇古今,让作品与时代共情,成为中华文明的物证,让古典家具成为“世界语言”,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与认同。陈玉树以其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胆识,将中国古典家具从实用器物升华为文化符号,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传承者,陈玉树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家具艺术,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榫卯之力,真正的栋梁,既要深扎传统的土壤,更要向上触摸时代的天空。

(编辑: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