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大会上,山东省委、省政府强调着重抓好10项重点改革任务,强调要以观念更新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为何强调观念更新?如何理解这10项改革背后的战略深意?风口财经记者专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进行深度解读。

以思想破冰破除路径依赖

会议强调,要以观念更新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破和立、改革和开放、部署和落实等重大关系,做到更新观念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大胆创新和稳扎稳打相统一,以思想引领变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创新激发活力。

为何强调观念更新?在朱克力看来,首先源于改革本身的深层次需求。他表示,改革本质上是对既有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的调整,要求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以全新视角审视问题,以开放心态接纳新事物。

“在山东这样的经济大省,长期积累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改革的步伐。因此,观念更新成为推动改革深入的关键一环。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勇于突破条条框框,敢于啃硬骨头,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他认为。

十项改革构筑系统工程

对于会议部署的十项重点改革,朱克力将其视为“环环相扣的战略组合拳”,既涉及经济体制深层次变革,也关乎社会治理体系全面创新,充分展现山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会议将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列为十项重点改革之首,朱克力认为,这一举措旨在剥离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市场化运作,有利于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他认为,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动兼并重组,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东营市垦利区离岸8公里的一片海域,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在进行光伏平台吊装施工。新华社发

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健全新能源供给和消纳体系,是山东应对全球能源变革、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能推动山东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宝贵经验。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通过重组整合、完善内控体系等措施,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山东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关键举措。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旨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为山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

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共享科创资源等措施,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打造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深化城乡融合机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山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在高水平贸易自由制度等方面加力创新,有助于山东更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码头上停满了即将发运的商品车。新华社发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推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高效协同和多元供给,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提升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有助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山东。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