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局势中,尽管加沙地带的烽火暂时有所缓和,但约旦河西岸的冲突却日益加剧。以军的扫荡行动与抵抗组织的反击战事愈演愈烈,而西岸的局势较之加沙更为盘根错节。这一点,我们从三幅图像中便可一窥究竟。
首先,我们审视1月6日半岛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据悉为杰尼营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安全部队手中缴获的RPG。这幅图像向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约旦河西岸抵抗组织在重武器方面的短缺正逐渐得到缓解,正所谓“敌人给我们造枪炮”,另一方面,这幅图像深刻反映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与抵抗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也是西岸局势复杂性的关键所在。
与加沙地带的单纯对抗不同,约旦河西岸的抗争格局中,除了抵抗组织与以军的对峙,还牵涉到法塔赫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等多方势力。近期,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安全部队频繁对抵抗组织进行打击,甚至协助以军捉拿抵抗组织领导人,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伪军”或“皇协军”。而抵抗组织对此也毫不手软,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安全部队视为敌人,如去年10月9日和今年1月12日,在亚喀巴和捷宁市分别对其装甲车实施爆炸袭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背离了理想。例如阿克萨烈士旅,作为法塔赫的武装部队,自前年10月阿克萨洪水行动起,便与哈马斯、杰哈德并肩作战。此外,法塔赫的警察部队也在2023年12月起义,成立了阿西法部队,加入抵抗运动。
接下来,我们分析第二张图,这是1月23日以色列媒体报道的一批经由约旦运往捷宁的武器,包括步枪、狙击枪,甚至RPG和迫击炮等重武器。这些武器在出境时被约旦拦截。这一事件再次证明,约旦河西岸的抵抗组织正在竭力获取重火力,而约旦对抵抗组织的态度,也成为西岸局势复杂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张图展示了一架悬挂在撒马利亚以色列伊扎尔定居点附近的四轴无人机,据称是巴勒斯坦人所为。这表明,约旦河西岸的抵抗组织正在尝试利用无人机提高作战能力,尤其是在加沙地带抵抗组织无人机作战经验的基础上。
尽管有人认为约旦河西岸可以借鉴加沙地带的地道战,但实际上,两地的客观条件相去甚远,短期内难以形成加沙地带经营数十年的地道网络。因此,地道战不太可能成为约旦河西岸的主要作战形式。
当前,约旦河西岸的局势是,以色列已投入几乎所有可用的军事力量,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战斗机、武装直升机轰炸和无人机斩首行动。而西岸的抵抗组织构成也与加沙地带有所不同,人数最多的是吉哈德的圣城旅,哈马斯也有一些。此外,捷宁旅实际上是一个伞状组织,包括阿克萨烈士旅、吉哈德的圣城旅和哈马斯的卡桑旅,形成了一个统一战线。
最后,虽然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其未来的发展并不在加沙,而是在约旦河西岸。只有在这片更广阔的舞台上,哈马斯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