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现出对全球各国及地区征加关税的背景下,民进党当局在涉及两岸关系问题上的态度,似乎出现了软化,不仅表示要加强两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台陆委会也表示要调整岛内游客赴大陆旅游的警示。
2月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出席活动时表示,台湾与大陆共同的敌人是“天灾地变”,两岸的共同目标是追求两岸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变化多端的当下,加强两岸的交流,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向前发展。不过赖清德也强调,两岸加强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等且不设前提”的基础上,推动两岸进行健康有序的交流。
与此同时,台当局也拟调整台湾旅客赴大陆旅游的警示。台陆委会主委邱垂正2月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通过台旅会、大陆海旅会协商台湾游客前往大陆旅游的事宜,台当局会为台湾旅游业和台湾民众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赖清德
自大陆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后,台陆委会去年将赴大陆、香港以及澳门的旅游警示提升到橙色,和中东战乱地区保持同一水平,建议台湾民众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避免前往大陆、香港和澳门。
不过邱垂正也提出,解决该问题也需要考虑两岸现状,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陆军机不断绕台,发布“惩独22条”等,因此想要推动两岸的人员交流,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无论是赖清德表态,还是台陆委会在旅游上的态度松动,都可以明显看到,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对话沟通上有所变化。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其对全球高高举起的关税大棒。
特朗普
在2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征收普遍性的额外关税后,全世界都心惊胆战,生怕下一个落在自己头上,民进党当局也不例外。而且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一直都认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投入大过收益。
所以在2月3日,台经济部门在官网上发布公告,鉴于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普遍性的关税,台经济部门已经启动多项应对措施,积极协调台湾厂商的供应链。同时台湾外贸协会也会在多个国家提供专案服务等,避免美国政府采取普遍性加征额外关税给台湾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赖当局主动表示愿意缓和两岸紧张关系,加强两岸交流和沟通,其实是美国加税压力下的产物。我们知道,台湾每年从大陆拿到一千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美台经贸关系前景不明朗的当下,继续维持两岸间的经贸发展对台湾经济至关重要。
海峡两岸
另外在过去几年里,受到疫情和两岸局势紧张因素的影响,岛内旅游业一直相当惨淡,岛内旅游业从业者损失惨重。
所以,在美国加税的强大压力下,加强两岸沟通交流,调整赴陆旅游,吸引大陆游客前往岛内旅游,发展两岸经贸,无疑是赖当局有限选择中的最佳选择。
但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在旅游业和经贸上有求于大陆,但赖清德当局在两岸问题上的态度依旧是“又当又立”。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在2月3日当天的大陆台商春节活动上,赖清德在致辞中谈到希望两岸应好好对话交流。但他也重申了将继续坚持蔡英文时代的“四大坚持”。即所谓的“坚持民主自由的宪政体制、坚持两岸互不隶属、坚持台湾主权不容侵犯、坚持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台湾人民共同决定”。
除此之外,赖清德还妄言称台湾想要实现和平,绝不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要“广交朋友”,通过自身的实力来达到和平。
因此,赖当局的态度“软化”,只是其在现实压力下作出的“不算妥协的妥协”,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色彩依旧浓厚,不会因为说了几句软话而发生改变。对此,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