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之后,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美新一轮“贸易战”已经有了苗头。就在此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透露,2月18日的安理会多边会议,或许是王毅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的好时机。

傅聪还强调了中美沟通与合作的必要性,并指出中美之间“有太多事情需要解决”。



从2月1日起,中国开始担任联合国安理会2月轮值主席。王毅外长赴联合国总部,主持安理会会议,重点讨论多边主义和改善全球治理等问题。

在此之前,王毅外长已经应约与鲁比奥通话。当时王毅外长还提醒鲁比奥,“希望好自为之,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如果双方在会议期间碰个面,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鲁比奥还在中方的制裁名单上,近期想实现访华可能并不现实。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之间的高级别会晤实在不能缺席。

因此,王毅此次前往美国,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给了两国外长一个“面对面”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这种高层会晤的放风,通常由美方先行动探测中方反应。但这次是中方率先透露消息,而美方至今没有回应,甚至鲁比奥是否参会都未明确。

就目前来说,中美要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是非常多的,其中更多的是当面表达各自的立场,虽然此前我们没少向拜登政府亮明立场,拜登政府也经常向中国表明态度。



但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在一些政策上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对华政策。因此,鲁比奥肯定希望当面会见王毅,向中方阐明一些问题上的态度。

此外,在一些问题上,特朗普政府还有求于中国,比如不断扩大的美国国债,已经达到36万亿美元,大大超过其GDP,特朗普还想要再工业化,解决乌克兰问题等,这些都需要中国的配合。

特朗普曾表示,中美两国合作能够解决世界上几乎所有问题。这话虽不绝对,但没有中美的合作,许多国际难题确实难以解决。

而且会议地点是在纽约,鲁比奥的家门口。如果选择回避,反而显得气短。从这些角度,鲁比奥似乎没理由不与王毅外长见面。

而中方主动释放会面信息,还定好时间地点,不仅是一个策略上的先手,也给特朗普政府出了道难题。但这并非中方要逼美国一把。



正相反,这恰好说明了一些事实:尽管对美方某些人员实施了制裁,但两个大国之间的正常沟通渠道不会因此受阻;中方始终欢迎对话,美方若想推卸责任,还请三思。

从长期展望,中美关系总归还是要回到正轨上来的。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重回合作共赢的轨道,才是对两国乃至国际社会最有利的选择。

当前,虽然仍有不少挑战,但中美关系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希望美方能抓住这次机会,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转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