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宛央● 来源公号 ╳宛央女子

● 图片 ╳来源电视剧截图,如侵权联系删除

大S猝然离世,我至今仍然没有平静下来。这件事情带给我的冲击,比琼瑶自杀,李玟周海媚去世都要大得多。

我的不平静,藏都藏不住。那天在家和我姐吃饭,我姐说,你看起来心里翻涌着许多话,她问我说,你是不是想写一写她。是,我想,但那天我根本无法动笔,因为太不平静,于是只好用曾经一篇我很喜欢的关于杉菜的剧评送别她。

晚上的时候我妹来找我玩,23岁的她对大S根本不熟悉,《流星花园》她看都没看过,但是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难过,还有点心疼。

我们读者群里一向只讨论吃喝玩乐、健康与爱与美。但是那天群里好多人和我说,并不喜欢大S,可是怎么就这么难过,其中有个老读者说,或许是因为徐熙媛过去的人生凶猛又生机勃勃,特别像一部略显夸张的励志传奇小说,劲儿很大,于是她的突然结尾,会让人觉得怅然若失,极其沮丧,像是自己的一部分被带走了。


但我总觉得好像还有点别的。

我在不平静、无法动笔的两天里,看了关于大S过往的很多资料,包括【人物】那篇访谈,也包括曾经采访过大S的笔者发在谷雨的那篇文章,还有一些来自B站等等的资讯。忽而之间,我意识到,曾经引起大众争议的是大S的【要强】,如今,最让大家难过的也是这两个字【要强】。

问了身边很多朋友和亲戚,发现在大S这件事上,女性的情绪翻涌往往要比男人大的多。很多男性提起大S的离世,普遍反应是觉得意外,但没有其他更复杂的感受了。

而女性,几乎或多或少会在大S的猝然离世里,觉得意难平,也基本都在投射不同程度的恐惧。

为什么?因为我们东亚很多女性,都处在【一生要强】的环境里。我们被大S的要强和结局狠狠刺激到了。

这种要强绝大部分不是天生的,而是时代基因。最近有个电视剧《六姊妹》,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里面的第一女主就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因为当时整个时代和社会都特别需要男孩、看重男孩,男孩很轻易就能得到认同,而她要活得特别强,才能被看到、被重视。

我自己也成长在这种环境里,我同样也要强。

电视剧里何家丽说过的话,我甚至说了一模一样的。我对我妈说:“我是女孩,我也照样能保护你。”我总是不服气,总是替我自己争,也替我妈争。以至于后来我妈都怕我累,对我说,别替妈妈争,妈妈有自己应对的方式。

要强推动着我往前进。某种意义上我感谢自己的要强,因为我深知我的天性其实很佛系,我是那种如无必要,一切随缘,一件小事都能很快乐的人。

我总觉得,其实绝大部分女性的要强,都和我一样,不是天生,只是环境塑造。

有很多女孩子都是从记事起,就活在不服气里的。

大S的要强只是更突出一些。

大众对这种要强是有期待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会觉得站在第三视角看大S的人生,有一种烂尾小说之感。其实每一种人生都没有什么烂尾之说,不必这样比。我相信写下这段话的人,绝无任何恶意。

大家只是灰心。

谁没有点或多或少的要强呢。要强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词啊,它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重视,藏着我们对平等这种秩序的要求。


女性的灰心程度要比男性更多一点。因为会忽然之间有一种偃旗息鼓的感觉,拼命了那么久,要强了那么久,然后,又能怎么样呢,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就,真的是好灰心啊,不仅仅是为大S,我想很多人在这件事上投射的其实是自己的恐惧,以及对自己的心疼。

昨晚失眠,想到大S的过去种种,我总是把她和另外两个女性联系起来,那就是秦可卿和王熙凤。

性格不同,但一样的特别能扛事,把自己用到极致。

大S甚至要活得更辛苦一点,因为她内心更侠气一些,对正义感有执着的要求,所以除了扛事,大S方方面面要捍卫生而为人的体面。要不出恶言,要有种还有品,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要特别靠谱,她的人缘一定是好的,就像秦可卿会被贾府所有人喜欢一样,因为她们真的更利他。

观众没有立场去怪任何人。我写这篇更没有一丁点这方面的意思。人生的大事、小事,都没有如果,只能往前看。我只是写我们的情绪来处。

非要总结点什么出来的话,我自己的想法是,自己扛事的同时,也对别人的扛事能力有点要求吧。或者更准确点说,希望社会、家庭、个人都能培养出来更多扛事的人。事与事之间互相扛,人与人之间就不会那么累。

徐熙媛啊,她是真的累了。

这两天总是想起《红楼梦》里秦可卿的那句话:“这如今得了这个病,把我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有了。”

观众对大S的意难平也在这句话里。我们被带走的那一部分,是那份我们曾经深信不疑可以成全我们的【要强的心】。

这荒唐的人生啊。

宛央说:宝宝们,如果顺手,记得点个赞啊。很重要的。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众号:宛央女子。 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iuxiangjie012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