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才是行动的根本驱动。川普的动机是什么?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川普在第二任就职总统典礼演讲上重点提到了麦金利总统。
这与川普1.0时期崇拜的杰克逊总统有了重大变化。
川普的精神偶像变了吗?
川普在2017年参观了杰克逊的故居“赫尔姆斯普林斯”(The Hermitage),并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挂上了杰克逊的画像。这些行为被外界解读为他对杰克逊的个人崇拜。
在施政方面,两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杰克逊(任期为1829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强烈民粹主义色彩的总统。他强调“人民的统治”,主张扩大选民基础,将权力从精英阶层转移到普通民众手中。他反对银行精英和既得利益集团,被视为“平民的捍卫者”。而川普在竞选和执政期间也强调“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主张反对“政治正确”和“精英主义”,将自己塑造为普通民众的利益代言人。
杰克逊在任期间推行了一些强硬的民族主义政策,包括印第安人迁移法案(Indian Removal Act),这一政策导致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Trail of Tears),但也巩固了美国的领土扩张。而川普在移民政策上采取了强硬立场,主张加强边境管控,修建边境墙等。
杰克逊以反对美国第二银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而闻名,他认为银行的权力过大,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他通过否决银行的重新授权法案,削弱了银行的影响力。而川普在竞选期间批评“华盛顿建制派”和“精英阶层”,认为他们忽视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到了2.0时期,善变的川普将精神偶像也换了。
川普表示:1.麦金利的经济成就:川普称麦金利通过关税政策和人才优势使美国变得“非常富有”。他提到麦金利是一位“天生的商人”,通过高关税政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2.麦金利与巴拿马运河:川普提到麦金利为西奥多·罗斯福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美国完成了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他批评了美国将巴拿马运河“愚蠢地”交给巴拿马的行为,并声称要将其收回。3.恢复麦金利山的名称:川普表示将推翻前总统奥巴马的改名决定,将阿拉斯加的德纳里山(Denali)重新命名为“麦金利山”,以纪念麦金利总统。
川普通过提及麦金利总统,试图强调其自身政策与麦金利时代的经济繁荣之间的联系,并借此表达他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支持。
威廉·麦金利(WilliamMcKinley)是谁?
他是罗斯福总统的前任,是美国第25任总统,任期从1897年3月4日开始,直到1901年9月14日遇刺身亡。遇刺这一点倒是与川普非常类似,但是川普没死,因为他扭头看了一眼美国非法移民数据的PPT。彼时彼刻川普可能是真的相信上帝。驱逐非法移民,取消在美国的出生权。川普第二任民粹主义一定比第一任更加码。
经济政策方面,麦金利以支持高关税著称。他起草了1890年的《麦金利关税法案》,该法案大幅提高了美国的进口关税,旨在保护国内工业免受外国廉价商品的竞争。1897年,麦金利签署《丁格利关税法案》,进一步提升关税水平。也为美国工业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麦金利支持金本位制度,1900年他签署了《金本位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的金本位制度,稳定了货币价值,恢复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美国经济在1897年后迅速复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反观川普,目前的情况是,已暂缓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措施,为期约一个月,但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10%的关税。华尔街许多大佬认为,拟议中的关税可能会拖累美国的经济增长,重新引发通货膨胀。
(瑞银最新报告预计,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的25%关税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川普政府不会想让关税持续很久,从而危及美国经济增长或冒着通胀上升的风险,而美国股市的大幅波动也可能会导致他们改变做法。高盛策略师则表示:高额关税给标准普尔500指数盈利预期和回报预期带来了下行风险。如果川普提议的关税得到实施并持续下去,标准普尔500指数将下跌5%。)
外交方面,麦金利与西班牙打了一场美西战争,摧毁了西班牙的海军力量。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巴黎和约》获得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包括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同时西班牙放弃了对古巴的主权。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正式崛起为全球性帝国。1898年,麦金利推动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影响力。 中国人学历史印象深刻的“门户开放”政策就是他提出的,主张列强在华利益均等,同时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虽然其目的是确保后来者美国能够继续在中国进行经济扩张,但客观上避免了中国被肢解。麦金利支持巴拿马运河建设,为巴拿马运河建设提供了资金,这一工程最终在其被刺杀后由西奥多·罗斯福任期内完成。
川普为什么看似无厘头的将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运河放入购物车?回顾麦金利总统的历史,我们就容易理解这不是川普一时的头脑发热。川普真的想成为麦金利第二。
但是,历史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麦金利时期美国是新兴市场国家,而当时全球的老大是日不落帝国英国。当时全球各工业化国家都在争夺殖民地和全球霸权,美国是坐在餐桌上的后来者,中国当时还是菜单上的菜。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当时的常见手段,由此甚至引发战争也屡见不鲜。但是现在美国本身就是全球老大,是现有全球秩序的创造者和受益者。重拾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必然要放弃全球化的一些好处。
退一步讲,即使美国对全球加关税,也难以改变国际分工的局面。美国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在 2013-2014 年期间相对稳定在 11.7% 以上,2015-2019 年呈逐步下降趋势,2020-2023 年基本在 10%-10.4% 波动。美国近十年去中国化重塑供应链,也未能提升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比重。(部分素材源于紫金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