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赛已经结束了,新学期马上也要开始了,2025年还有什么含金量超高的数学建模比赛值得参加呢?下面学姐给大家盘点一下,在这些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同样也可以评奖评优,在保研中加分哦~

一、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高教社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 1992 年,是首批列入 “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 的 19 项竞赛之一,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该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竞赛通常每年举办一次,如 2025 年度比赛时间为 9 月中上旬。参赛对象一般为高校全日制在校生,竞赛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组、专科组进行,每队 1 - 3 人且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建议跨专业组队。参赛者应至少具备写作、编程、建模能力其中之一。

赛题通常来自社会、经济、工程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参赛队伍从给定题目中任选一个,在规定时间(一般为三天)内完成一篇论文,期间可自由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资料,但不能与队外人以任何方式讨论赛题。组委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统一评阅,分别评出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省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

该竞赛是所有建模比赛中含金量最高、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被很多学校认定为国家级 A 级赛事,荣获国家级奖励对考研复试、综测加分、评奖评优、申请出国留学等都具有积极作用。2022 年,来自全国及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1606 所院校 / 校区、54257 队(本科 49424 队、专科 4833 队 )、超过 16 万人报名参赛,影响力较大。

二、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数学建模赛事,每年分为数维杯国赛和数维杯国际赛两场:

主办单位:由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内蒙古创新教育学会、内蒙古基础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

竞赛时间

数维杯国赛:2025数维杯国赛报名即将开启,同学们可以留意官网,预计会在5 月中旬开赛,赛事时间为 3 天。

数维杯国际赛:通常在每年的11 月下旬,赛事时间为 4 天。

参赛对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每组 1-3 人,指导老师不列入小组总人数,允许跨校、跨专业组队,每名同学仅能参加一个小组。

竞赛特点

影响力大: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数学建模行业内仅次于国赛和美赛的第三赛事,在国内高校中是美赛大型热身、保研、综合测评、创新奖学金等评定竞赛之一,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题型丰富:国赛赛题类型是国内唯一和高教社杯国赛题型风格完全一致的全国性数学建模竞赛,赛题方向主要为机理分析、优化、数据分析等类型;国际赛是国内和美赛题型完全一致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分 MCM 和 ICM 两类,MCM 偏数学、理工,ICM 为交叉学科,题目共 4 道,MCM 和 ICM 各两道。

题目语言:国赛试题及试题材料为中文,要求学生以中文形式作答;国际赛试题及试题材料均为英文,要求学生以英文形式作答。

奖项设置

数维杯国赛:设数维杯冠名奖、数维杯创新奖、全国一等奖(约 5%)、全国二等奖(约 15%)、全国三等奖(约 30%)、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数维杯国际赛:设特等奖 3 名、一等奖(约 10%)、二等奖、三等奖、提名奖(获奖比例 2%)、优秀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华为杯”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的数学建模应用研究与实践学术竞赛活动。以下是详细介绍:

赛事目的:提高在校研究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参赛对象: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研究所的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入学当年秋季学期的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国外大学在读研究生和国内大学在读国际学生。研究生 3 人组队参赛,专业不限。除入学年级研究生外,其他年级不允许跨校、跨单位组队。参赛研究生需登录 “研创网” 注册账号,由队长报名。

赛事进程(以 2024 年为例):

报名:6 月 1 日 - 9 月 17 日。

竞赛:9 月 21 日 8:00 - 9 月 25 日 12:00。

结果公示:11 月中下旬在 “研创网” 公示竞赛结果并发布拟获奖名单。

颁奖:12 月上旬在承办高校举行 “数模之星” 决赛现场答辩会和颁奖大会,2024 年由山东大学承办。

参赛方式:

试题下载与校验:2024 年 9 月 20 日 8:00 起,各参赛队队长登录 “研创网”,下载 “试题 ZIP 包” 和竞赛指定的 “MD5 码校验工具”,校验 “试题 ZIP 包”。

试题解密与论文编写:9 月 21 日 8:00 起,队长登录 “研创网” 查看试题解压密码,解密试题,使用《竞赛论文标准文档》编写竞赛论文。

奖项设置: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华为专项奖、“数模之星” 冠亚季军、“数模之星” 提名奖、成功参赛奖、优秀组织单位、先进个人等奖项 。

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竞赛:

主办单位: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指导。

发展历程:自 2009 年开始举办,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2021 年第七届大赛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2022 年第八届大赛首次增设省赛,成立全国 28 个省赛区。

参赛对象:各有关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大赛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组队,不可跨组别组队,每支参赛队 3 人,不可跨校参赛,每名参赛者限报一支队,每队指导老师为 1 人,每位指导老师指导的参赛队伍总数不得超过 4 支。

赛事主题:2024 年第十届大赛主题为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统计研究”,参赛队围绕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参赛流程

参赛报名:各参赛队需指定 1 人为队长,登录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官网(tjjmds.ai-learning.net)填报本队队员基本信息,报名截止时间为 3 月 15 日 20:00。

主题解读:3 月份以线上形式举办主题解读培训,邀请各领域专家针对主题方向作解读指导,同时大赛向参赛队员免费提供数据库及分析建模平台等部分资源。

论文撰写:各参赛队须于 5 月 15 日前完成论文撰写和 “知网” 查重,论文正文字符数(计空格)不得超过 14000 字,查重率不得超过 20%。

提交材料:各参赛队须于 5 月 15 日 18:00 前在大赛平台提交参赛材料,包括论文全文、知网查重报告、承诺书、数据及其他参赛材料。

校赛:5 月 20 日至 5 月 28 日开展校赛,各学校自行组织,按照本校名额评选出入选省赛参赛队,5 月 29 日前提交至省赛。

省赛:6 月 1 日至 6 月 20 日开展省赛,各赛区依照国赛评审标准评选出省赛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国赛的参赛队,6 月 21 日前提交比赛结果,6 月底前公布省赛获奖名单等。

国赛:7 月份进行通讯评审、现场会议评审,评出国赛三等奖、部分二等奖及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8 月举行国赛现场答辩赛,评出国赛的部分二等奖及一等奖。

大赛总结会:答辩赛结束后举行,为获奖队颁奖。

奖项设置

校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

省赛:在入围省赛的参赛队中选拔出优秀队伍入围国赛,其余队伍评选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 10%、20%、30%,入围国赛的参赛队同时为该赛区一等奖。

国赛:在入围国赛的队伍中选拔出一、二、三等奖,比例为 10%、20%、7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