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蛇年第一天工作日。
结果,万科率先扔出来大炸弹。
《关于赵正阳等人拟任职情况的公示》,一下子在网上传开了。
这个公示,意味着万科一次上任了十名管理层人员。
新上任的管理人员,名单如下:
1、赵正阳,现任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拟任万科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总经理。
2、肖静华,现任深铁集团专家,拟任万科财务资金管理部总经理。
3、商德良,现任深铁集团专职监事、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监事,拟任万科法务部总经理。
4、王智余,现任深铁置业副总经理,拟任万科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北京区域管理部总经理。
5、陈武,现任广州市天健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拟任万科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华东区域管理部总经理。
6、万梅,现任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纪检监察室/监事会办公室主任,拟任万科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7、鄢伯通,现任深圳市中小担保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二部部长,拟任万科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8、段军,现任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拟任万科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9、李海洋,现任深铁物业高级督导,拟任万科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成本总监。
10、郭伟,现任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拟任开发经营事业集团安全总监。
万科近期的高管集中换人与深圳地铁集团的全面接管,标志着这家中国房地产标杆企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春节之前,董事会主席郁亮辞任,转为执行副总裁;总裁祝九胜、董秘朱旭辞职,核心管理权移交深圳地铁集团(深铁)。深铁董事长辛杰接任董事会主席,并派驻5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进入万科管理层。
2月5日,又有十名管理人员上任。连续的调整标志着深圳国资对万科的实质性接管,以应对其流动性危机和巨额亏损。
2024年万科预计净亏损450亿元,主要因高成本土地项目拖累、资产减值及非主业投资亏损。
深铁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持股27.18%),近年来通过资产受让(如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向万科注入流动性,近期再以12.92亿元收购红树湾项目49%权益,进一步回笼资金。
深圳市国资委明确表示将动用“一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支持万科,包括直接注资、划拨资产以降低深铁负债率,并通过政府专项债帮助万科盘活闲置土地。
深圳国资背书下,万科有望获得更多银行授信、债券发行便利及政策资源倾斜。目前深圳8家国有银行已表态支持万科融资需求,保障其融资规模稳定。
万科2025年面临215.9亿元境内外债券到期压力,一季度需兑付98.9亿元。深圳国资介入后,通过资产处置、注资及债务重组,短期违约风险或降低。
此次接管标志着万科从“职业经理人主导”向“国资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转型。长期来看,国资介入可能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但需平衡市场化决策机制。
深圳地铁接管万科是“救急”与“改革”并行的举措,短期通过国资信用背书缓解流动性危机,中长期则需通过战略聚焦和资产优化实现内生性复苏。
此次事件不仅是万科自身转型的关键节点,亦为行业风险化解提供重要样本。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回暖、企业自身执行力及政策支持的持续性,将共同决定万科能否真正“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