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务院日前下令冻结几乎所有对外援助项目,时长为90天,等待国务卿鲁比奥逐一核查相关项目是否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宗旨。在这份被称为“核炸弹”的停工指令中,只有美国对以色列和埃及的援助被排除在外,乌克兰也未“获得赦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一名人道主义官员表示,叫停外援破坏力太大,简直难以置信,国务院的电令内容“能有多糟糕就有多糟糕”。
按照这份备忘录,美国对埃及和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资金,对苏丹、叙利亚等国的对外紧急食品援助资金可以继续发放。备忘录未明确提及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美国《政治报》援引一名国务院现任官员和两名上届政府官员的话报道,备忘录“似乎将叫停”美国对乌克兰、约旦等“关键盟友”的援助。
特朗普(资料图)
日前,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乌克兰的办公室接到命令,暂停对所有项目的资金支持。美国国际开发署基辅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这是因为需要遵守美国国务院暂停对其他国家援助项目90天的命令,但是说明如何执行这一命令的具体做法,以及是否会有例外情况目前还不得而知。美国国际开发署此前在乌克兰开展了学校重建、提供医疗服务以及修复关键能源系统等工作。此前一天,针对有消息称美国政府下令暂停现有国际援助,泽连斯基表示,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未停止。
但除军事援助以外,泽连斯基并未提到美国是否停止了对乌克兰的其他援助。在俄乌冲突中,美国是乌克兰最大单一援助国。泽连斯基近期公布,乌克兰2024年的国防支出约1000亿美元,其中乌克兰自己拿出400亿美元,美国援助350亿美元,欧洲援助250亿美元。结束俄乌冲突是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主要竞选承诺。自就职以来,他已经连番对俄罗斯施压,警告要用降低油价、制裁、高关税迫使俄罗斯坐上谈判桌。特朗普还宣布愿立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泽连斯基(资料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已经做好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的准备。他同意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观点,即俄乌冲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他也愿意同特朗普在任何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对话。美俄双方可以举行最高层会谈,普京可以和特朗普直接讨论俄乌冲突以及能源价格等问题。
梅德韦杰夫回应了美国的“通牒”。俄媒报道称称,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强硬表示,对“最后通牒”的最好回应是我们军队的行动和胜利。此外,前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打个响指,停止对基辅的军事和财政支持就可以结束乌克兰冲突。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
从目前的俄乌冲突情况看,局面对乌克兰非常不利。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自然是不想再给乌克兰什么援助。如果泽连斯基当局还能顶住俄罗斯的攻势,那么特朗普就会发声,表示乌克兰与欧洲合作,已经具备了应对俄罗斯的能力,美国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欧洲的军火需求提升,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军工订单。如果乌克兰顶不住,特朗普就会抨击泽连斯基政府,随后表示自己会加快推动俄乌停火,以“拯救”乌克兰。
正如鲁比奥此前所言:只有在让美国“更强大”“更安全”“更繁荣”的前提下,美国才应该在海外进行支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外援助上采取“收缩”姿态,还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美国的相对衰落。美国不愿意更多付出,转而把资源向自身倾斜。“简单地说,美国现在做不到有钱有势、任意撒钱。二是特朗普的交易策略。对于一些看重美国援助的国家,美国此举可视作“以施压换利益”的一张牌。尤其对于那些受援规模较大,或者受到经援重要影响的国家,它们会比较在意美国的脸色。
鲁比奥(资料图)
近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喊话欧洲,要求北约各成员国加大国防投资,并在援乌问题上承担更大的“经济责任”。很明显,吕特吃透了特朗普的意思,如今美国债台高筑急需“回血”,而欧洲就是美国嘴下的“蛋糕”,特朗普一面要求欧洲加大力度购买美国能源,一面要求增加军费,其目的就是卖天然气和军火给欧洲。要实现这一点,各成员国增加军费是前提,吕特在讲话中毫不掩饰,称如果特朗普继续对乌军援,那么这笔钱将由欧洲买单。
对于目前的乌克兰来说,在美国叫停援助之后,欧洲自身的军工产能也极其落后,这就引发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泽连斯基无法找到新的“金主”,在先前组成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耗尽之后,乌克兰将彻底陷入弹尽粮绝的局面。然而,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乌克兰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以色列身上。已经“穷疯了”的乌克兰,第一时间向以色列方面致信,希望以色列方面能够将从真主党手中所缴获的军火送给自己,让乌克兰军队能够继续与俄罗斯在前线硬碰硬。
泽连斯基(资料图)
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类比,嚷嚷着“援乌能遏制中国”,是这两年不少美西方政客的口头禅。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日起按的报道中称,随着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走马上任,五角大楼负责印太事务的一些最高级别官员拒绝乌克兰支持者挂在嘴边的上述观点,对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必要性深表怀疑。例如被任命为负责战略事务的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的奥斯汀・达默(Austin Dahmer)一度直言——台湾问题对美国而言并非生死攸关,即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照样能过得不错。
特朗普的回归对台湾最大的影响是,台湾朝野蓝绿两大阵营均有高度的危机感。绿营报纸不可避免地提到台湾被统一、被当作筹码交易;蓝营媒体认为特朗普不会再打台湾牌。由此可见,台湾蓝绿两大阵营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担心台湾被特朗普、被美国抛弃。怎么办?蓝营媒体给出的办法是,跟大陆搞好关系。日前的台湾《中国时报》发社论指出:“两岸应克服困难、彼此谅解,促成首批大陆团客重登宝岛。陆客来台愈多,民间交流愈密,战争可能愈低,两岸和平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