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2日要求俄罗斯立即结束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并威胁如果俄方拒绝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高额关税并实施严厉制裁。然而,按照美联社报道的说法,特朗普此番威胁可能对克里姆林宫没什么效果,因为俄罗斯早已承受西方海量制裁。特朗普没有解释“参与国”指哪些国家或如何界定。美联社解读,“其他参与国”可能是伊朗和朝鲜,西方国家指认两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如果我是总统,这场冲突就不会开始,”特朗普写道。
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现在非但无法看到结束冲突的曙光,反而令外界对冲突是否能够在今年内结束感到怀疑。也难怪,冲突的持续,烈度的加强,本来就已经让这场冲突野火难以扑灭。而冲突双方近期都提出停火的新条件,让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变得更加难以预测,以至于CNN在22日感叹称:“特朗普已经错过了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最后期限”。
俄乌冲突(资料图)
特朗普虽然说要推动停火,但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俄罗斯和乌克兰倒是已经准备好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面很多苛刻的条件,很难得到满足。乌克兰这边倒是一再降低要求,只是离俄罗斯的心理预期还差得很远。不过留给俄罗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特朗普在与普京通话之前,已经摆出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显然是打定主意,要先捏俄罗斯这个自己眼中的“软柿子”,为自己新任期的第一场重大外交胜利奠定基础。
对此,《生意人报》解读称,特朗普实际上是在向俄方发出“最后通牒”。俄新社等俄媒报道说,当被问及如何评价特朗普最新涉俄言论时,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称,俄方正密切关注特朗普的言论,也在仔细记录所有细微差别。佩斯科夫还称,俄方仍准备与美方进行对话,但这种对话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在等待一些信号,目前还没收到这样的信号。”他补充称。报道说,佩斯科夫还称,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喜欢使用制裁手段。
俄罗斯能源(资料图)
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方案上,目前仍处于制定过程中。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要冻结双方之间的接触线,是否意味着乌克兰要放弃收回所有俄罗斯控制的领土才能坐到谈判桌上,以及俄罗斯是否会进一步推进战线等具体问题。特朗普在执政期间看到的是更多的现实问题。在下一阶段如何解决乌克兰危机上,特朗普也在不断探索其他选项。例如,特朗普提出可能会对俄罗斯进一步加大经济方面的制裁,现在,特朗普在释放这一声音时,有试水对方如何反应的意味。
尤其是,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影响力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西方的经济打压。虽然制裁可能会对俄罗斯的短期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制裁不会再对俄罗斯造成决定性的打击。因此,他不会因为特朗普的威胁而轻易做出屈服。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俄罗斯在战场上仍然占据优势。俄军在顿涅茨克等关键地区取得了多个战略胜利,逼近乌克兰的后勤中心。军事上的优势使得普京更倾向于继续推进军事行动,有底气要求美国和西方国家在谈判中作出更多让步。
波利扬斯基(资料图)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俄方必须了解特朗普所谓的“协议”意味着什么,才能真正看清美国是否有意达成一份可持续的和谈协议。他指出,“这不仅仅是结束冲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波利扬斯基的言论透露出俄方的谨慎态度,他们并不单纯追求停火,更希望通过对话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对于俄罗斯而言,停火并非意味着和平的到来,而是解决其战略利益的途径之一。
俄罗斯的意思是,停火了,冲突的结果就须用法律固定下来。而乌克兰至今也没有做过可能放弃领土的哪怕模糊表态。欧洲官员们也一直没有做可能支持那样做的暗示。可以想见,特朗普团队面临非常艰难的协调,俄乌双方的立场差距太大了,西方舆论又转不过弯来,特朗普本人和他的团队也不敢公开要乌克兰放弃土地。特朗普团队有人改口提出“100天结束冲突”。如果100天他们能够真的做到让欧洲的枪炮声彻底安静下来,那也是很了不起的,有可能载入史册。
对乌军援(资料图)
按照正常逻辑,特朗普的这种施压手段,对俄乌双方多少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但特朗普的施压策略能否让俄乌双方真的达成和平协议,则有待后续观察。但我们大概可以判断的是,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里,俄罗斯并非他的主要针对目标,美俄矛盾引发大规模地缘政治冲突的悲剧不大可能重演。事实上,特朗普的主要精力应该还是放在经贸领域,相比于地缘政治领域,特朗普在经济层面的政策冲击或许会来的更快、更猛,这值得各国警惕。
目前对于局势走向,俄罗斯国内有乐观派也有悲观派。几名俄罗斯高级官员越来越谨慎地表示,特朗普可能会以牺牲俄罗斯为代价,积极追求华盛顿的利益。他们坚持认为,无论谁掌权,美国都决心在军事和经济上遏制俄罗斯。不过,鉴于特朗普一再呼吁结束冲突并可能削减对乌军援,也有一些人对前景表示乐观。许多人都在期待特朗普团队的人选,比如被提名为国家情报总监的图尔西·加巴德。她经常附和克里姆林宫的观点,可能有助于引导美俄关系。
美元(资料图)
特朗普的想法是,制裁俄罗斯只会加速去美元化浪潮,最终会便宜了中国,让中国获利,就想换成关税措施,让俄罗斯能够继续使用美元进行交易,但是在与美国交易时,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这样既惩罚了俄罗斯,也不会影响美元的流通。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幻想,不管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打压手段,后果都是一样的。关税政策不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自我削弱。如果特朗普真的如预期般,疯狂挥舞关税大棒,那么后果将不只是全球“去美元化”,而是会发展成全球“去美国化”。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就充分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毛宁表示,我们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我们乐见各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推动局势降温、政治解决危机积累条件。中方将继续劝和促谈,愿同各方保持沟通。这实际上就是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方愿意继续劝和促谈,但美国也要为局势降温、政治解决危机积累条件。毫无疑问,中美合作的确有助于加速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但双方合作的目标应该是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