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这一行政令被认为暂时平息了近期围绕TikTok和它能否被访问的争议,不过,TikTok的未来命运尚不明朗。去年,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这款应用程序将在2025年1月19日后在美国被禁用。TikTok在此前一度停止在美服务,目前已恢复运行。特朗普在行政令中称,他计划与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商讨TikTok问题解决方案。
据此前报道,TikTok在前不久关停了对美用户服务。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多个应用软件几乎同一时间停止在美服务。19日早些时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各公司不要让TikTok处于停止运转状态。20日1时30分左右,TikTok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说,公司已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达成一致,正在恢复相关服务。同一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在未来75天内暂不执行。特朗普还表示,应当让美国以合资模式拥有TikTok50%的股份。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毫不掩饰地表示:“我们在 TikTok 上赢了,而共和党从未赢得过年轻人的选票,青年人的选票。” 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 TikTok 在争取年轻选民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特朗普进一步阐述了他对 TikTok 的看法:“我说我们需要拯救 TikTok,因为我们谈论的是一个巨大的 —— 在座的各位谁会使用 TikTok?很多人?是的,它非常受欢迎。坦白说,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拯救它。” 然而,特朗普对 TikTok 的 “拯救” 并非无条件的。他为 TikTok 继续在美国运营开出了苛刻的条件。特朗普声称,希望美国在合资企业中拥有 50% 的所有权。
当下特朗普的对华态度,相比之前显得更加积极,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意在规避风险。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就曾实施过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而这些政策也给美国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虽然说关税是由进口商支付的,但这些成本通常会转嫁给消费者。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包含受关税影响的商品时,就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导致他们的生活成本进一步上升。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中美贸易关系波诡云谲。尽管他在对华加税问题上的动作较预期“温和”,被外媒认为旨在释放与中国谈判的意愿,但就在当地时间1月2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再次抛出法案,扬言取消二十多年来美国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即最惠国待遇),分阶段征收高额关税,并终止对低价值中国进口产品的“小额豁免”的免税待遇。这并非美国政客首次采取类似动作,而所谓“损害美国制造业”“保护国家安全”是他们借以攻击中国的口头禅。
因为说和做毕竟是两码事。拜登任上光是对华加征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已经严重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高额通胀极大地打击了摇摆州选民对民主党的信赖,这也是哈里斯最终一个摇摆州都没拿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如今特朗普要对四个主要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其影响势必更为严重。现在他考虑对华征收关税的额度一再缩水,其出发点也是想谨慎地处理关税问题,避免美国通胀程度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特朗普或将成行的访华之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大。特朗普在解决食品杂货价格高企方面没有什么办法,而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在这个问题上,他现在能做的基本就一条,大规模开采能源。在关税方面,他需要开采能源,先缓解通胀压力。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他不能对所有的国家同时加征关税,如果要加关税,只能审慎的、个别的使用。他的想法应该是和中国先接触一番,先谈一轮。他担心一开始过于强硬的话(包括措辞和实际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决定暂时搁置对中国加征关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昂的成本和几乎没有直接回报,这在过去八年的贸易竞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显然,特朗普并不想在中美战略谈判前浪费宝贵的贸易筹码。与此同时,美国优先向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这也反映了美国“强者欺凌弱者”现象。在无法从中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将矛头转向周边的较小国家,试图通过加重对它们的压力,弥补与中国博弈中无法获得的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针对特朗普希望在百日内访华的要求,中国没有立即同意,显示出对他的“商人治国”风格持谨慎态度。商人通常注重利益交换和短期收益,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政策短视且缺乏长远规划。国际政治关系复杂,需要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长期稳定的合作。特朗普将商业谈判中的手段和思维直接应用于国际外交,这难以赢得他国的认同和支持。各国更倾向于与遵守国际道义、尊重国际准则并保持政策稳定的国家合作。
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去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加征关税,提高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促使美国企业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或其他成本较低的国家,以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加强美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掌控。获取更多谈判筹码,特朗普以加征关税为威胁,在其他经济议题上向中国施压,试图迫使中国在贸易协定、市场开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更多让步,以满足美国的经济利益需求。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提出来的那10%规模,明显不是对中国的任何善意。美国已经对中国的商品施加了惩罚性关税,这就像是在“雪上加霜”。可不能对美国怀有任何幻想。美国一直以来就对中国的崛起心存忌惮,特别是如果中国在2024年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的意图就更加明显了。美国显然还想继续围堵,以遏制中国的崛起。
益普索和《纽约时报》的最新民调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仅有15%的美国人强烈支持加征关税政策。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一位负责街头采访的记者说道,"四年前征收关税还是一个热门话题,现在大家对此兴致缺缺。"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四年前的中国了。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大大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反倒是美国消费者离不开"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