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的高等院校中,虽然双一流院校数量并不多,但是拥有院士校长的高校可真不少,除了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这两所双一流院校以外,还有5所非双一流院校配置院士校长,他们组成了浙江高校独特的“院士校长天团”。
一、浙江大学
作为我国著名的985高校,浙江大学已经连续好几任校长都是院士级人物,现任校长杜江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他也是浙江这几位院士校长中,年龄相对最小的。
杜江峰是江苏无锡人,他出生于1969年6月,曾长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主要担任过该校物理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副校长等职,2022年12月调任浙江大学校长至今。
杜江峰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成果曾多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5年杜江峰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二、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浙江省属双一流院校,该校校长一职曾一度空缺了将近3年时间,并于2023年3月份终于迎来了院士校长——蔡荣根的上任。蔡荣根是理论物理学家,和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一样,都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蔡荣根出生于1964年8月,浙江杭州人,曾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长期从事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研究,并取得了卓越成就,连续多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2017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3月,时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蔡荣根“空降”宁波大学担任校长。
三、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院校,但综合实力非常强,在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连续多年位列前百强,现任校长高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开资料显示,高翔1968年10月出生于浙江杭州,他曾长期在浙江大学工作,主要致力于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重要奖励。
高翔教授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大科技革新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2023年7月开始担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
四、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学校前身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20年转设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现任校长杨德仁是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德仁出生于1964年4月,江苏扬州人,其长期在浙江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的研究,在硅材料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系列重要原始创新成果,曾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目前杨德仁不仅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校长,还是浙江大学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五、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任校长李校堃是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校堃是陕西渭南人,出生于1964年2月,曾就读于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早年曾在暨南大学工作,2005年加盟温州医科大学,先后担任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副校长、温州大学校长等职,2018年4月开始担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参加工作以来,李校堃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曾入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等,早在2019年他就已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六、浙江理工大学
学校前身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现任校长陈文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纤维材料专家,他也是该校更名大学以来的首位院士校长,也是该校自主培养的院士校长。
陈文兴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964年12月,其工作经历一直未离开过浙江理工大学,主要担任过材料与纺织学院院长、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等职,2016年6月开始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校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据了解,陈文兴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卓越,其曾发明了高效液相增黏反应器,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走向国际领先地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嘉兴大学
学校前身为嘉兴学院,2023年11月更名为嘉兴大学,现任校长陆军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机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专家。
陆军是江苏苏州人,其出生于1964年11月,曾就读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期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工作,2020年担任嘉兴学院校长至今。
陆军主要从事预警机技术的研究,是中国预警机信息系统领域学术带头人,引领实现了中国预警机装备零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这七位院士校长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各自所在的高校注入了强大的学术动力和发展活力。他们的存在不仅提升了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更为浙江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