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5日讯(记者 沈述红)上映7天票房超50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今年春节档当之无愧的大赢家,其主要投资方光线传媒也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迎来20CM涨停。
与此同时,由于投资的影片票房不达预期,博纳影业、北京文化、横店影视等影视传媒股纷纷跌停。
从基金四季报披露的重仓股数据看,截至去年底,21家公募基金公司重仓持有光线传媒1.12亿股,持股比例为4.02%,是过去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这也意味着,不少公募产品在过去一年抛售该股。
具体到单只产品上,工银文体产业、中欧互联网先锋、金鹰信息产业是持有光线传媒最多的三只公募基金。其中,工银文体产业去年底大幅增持该股至第二大重仓股,持股数达3334.41万股,同样增持光线传媒的,还有嘉实创业板两年定开、大成景禄等产品。
一部动漫贡献全年净利?光线传媒20CM涨停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元。作为春节档的“紫微星”,截至发稿,《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取得52.76亿元的票房。受此催化,该片背后的主要投资方光线传媒也2月5日迎来20CM涨停。
与此相对应的是,《蛟龙行动》背后的博纳影业因票房不达预期,在今日开盘一字跌停,跌幅10.07%;《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背后的主投公司北京文化也在上午跌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背后的投资方中国电影和横店影视亦分别大跌9.22%、9.97%。影视传媒板块的冰火两重天由此可见一斑。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对光线传媒意义重大。有券商人士指出,其票房大幅超出预期,将大幅提高光线传媒一季度业绩。另据国海证券预测,按照该片55-65亿票房计算,贡献毛利约9-12亿。
而从光线传媒最近十年业绩表现来看,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73亿元,为历史最佳业绩。若按机构预测,《哪吒2》票房突破70亿甚至80亿元,2025年该公司或将刷新历史最佳业绩表现。
对于票房贡献,光线传媒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下午或晚间将发布票房公告。
春节期间被热议的AI,或也将带动动画电影行业效率提升。光线传媒此前称,公司已积极拥抱AI相关技术,将AI植入到动画制作相关的流程中,已有较好的应用实例,预计将在AI技术的加持下,加速动画电影的研发速度,未来有望达到每年4-5部作品的制作规模,且制作成本也将显著降低。
中金公司方面称,今年春节档实现开门红,头部效应明显,优质影片需求旺盛再次验证内容驱动电影行业发展逻辑,建议持续关注后续重点影片供给情况和行业工业化升级潜力,同时要留意内容供给质量和数量不及预期、监管收紧等风险因素。
哪些公募基金重仓?
从基金四季报披露的重仓股数据看,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光线传媒1.12亿股,持股比例为4.02%,是过去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这也意味着,不少公募产品在过去一年抛售该股。
公募基金近三年重仓持有光线传媒的数据
总体而言,共有三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重仓持有该公司合计超千万股,其中,工银瑞信旗下3只产品重仓光线传媒,持股数达3449.31万股,为基金公司中重仓此股最多的机构;华夏基金和中欧基金旗下分别有2只产品和1只产品重仓该股,持股数分别为2992.48万股、1337.91万股。
即便如此,和2024年三季度末相比,这三家公司重仓光线传媒的数据仍旧在下滑。事实上,2024年末重仓该股的21家基金公司中,有10家公司减持了这只股票,占比近半。
同时,有3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增持该股,包括上银基金、嘉实基金和金鹰基金;国投瑞银基金、长盛基金、鹏华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新进该股为前十大重仓股;另有长城基金旗下长城久悦持有该股的数量保持不变。
具体到单只产品上,修世宇执掌的工银文体产业是持有光线传媒最多的公募基金,该产品去年底增持该股至第二大重仓股,持股数达3334.41万股,较2024年三季度末增长14.99%。
公募基金2024年末重仓光线传媒的数据
修世宇在四季报中坦言,上述产品在四季度增加了传媒、旅游以及受益于或服务于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通信、消费、科技等板块的配置比重。他认为,“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优质文化体育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旺盛,供给层面各项新的技术正不断推动文化、体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丰富文化体育产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过程中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望孕育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同样增持光线传媒的,还有王贵重执掌的嘉实创业板两年定开。截至去年底,嘉实创业板两年定开持有该股413.28万股,增持幅度达22.40%。该公司旗下另一只产品——嘉实品质优选也新进光线传媒为第八大重仓股,持股数为402.08万股。
王贵重表示,自己在2024年挖掘了互联网、新能源车、创新药等领域的阿尔法机会,但在数字化的beta选择、创新药的一些个股的错误选择,以及错失了AI算力,都值得反思和提升。
对于2025年,王贵重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认为这是可以多些期待的一年。在他看来,其核心逻辑在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与优势并未消失,为此,他大幅增加了硬科技的配置,减持了其他行业的仓位。
同期,王颖掌舵的中欧互联网先锋减持光线传媒至1337.91万股,为其第六大重仓股,和2024年三季度末相比减持幅度达17.96%。此外,郑伟山、魏媛媛、邹维娜共同管理的华安乾煜,倪超管理的金鹰民族新、金鹰行业优势、金鹰元和,夏雨管理的工银创业板两年定开等产品,都在去年四季度减持了光线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