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巴拿马总统穆利诺(Jose Raul Mulino)突然宣布,巴拿马决定不再续签2017年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倡议备忘录。
并计划在2027年和2028年协议到期前直接废除相关协议,并承诺让美国军舰自由通过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世界桥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重要的航运通道,连接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对国际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巴拿马是首个签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拉丁美洲国家。
2017年,巴拿马前总统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宣布与中国台湾断交、与北京建交,并随后访问北京签署了加入“一带一路”的协议。
这一举动被视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突破,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不少掌声。
中国与巴拿马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还能为拉美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巴拿马政府的这一决定会使得中巴之间的贸易通道面临不确定性,增加中国货物的运输成本和风险。
这对于正在积极拓展拉美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该倡议为参与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巴拿马作为拉美地区的重要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原本被视为双方互利共赢的典范,中国在巴拿马的投资已经涵盖了道路、桥梁、港口、电信网络和一些开发园区等多个方面。
尽管巴拿马政府也多次重申运河的主权归属巴拿马,不容任何国家干涉。但美国仍然通过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保持着对运河的间接影响。
美国还开始在巴拿马国内制造舆论,散布“中国威胁论”。他们声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巴拿马搞“新殖民主义”,企图控制巴拿马的经济命脉。
这些言论虽然荒谬可笑,但在巴拿马国内却引起了一定的恐慌和不安。
历史上,美国曾长期控制巴拿马运河,自1999年以来,巴拿马已经正式收回了运河的主权,但美国对运河的关注和影响力并未完全消失。
特朗普指责美国当年“愚蠢”地将巴拿马运河“拱手让人”,并扬言要采取行动“收回”这条重要的国际航运要道。
此外,他还将矛头对准中国,声称中国“暗中控制”了巴拿马运河,这反映了美国对全球霸权地位的焦虑,以及对中国在全球贸易和基础设施领域崛起的敏感。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访问巴拿马时,就巴拿马运河问题向巴拿马提出了要求,并暗示如果中国影响力不立即发生变化,美国将采取必要措施。这无疑给巴拿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特朗普政府也曾多次批评巴拿马对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费过于昂贵,并警告中国可能控制或影响运河。
这些言论无疑加剧了巴拿马在美国压力下的紧张情绪。
在这种压力之下,巴拿马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利益,不得不做出“变卦”的决定。
他们宣布不再续签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倡议备忘录,以此来向美国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决心。
巴拿马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利益被美国“交换”了?要知道中国与巴拿马的合作不仅仅是“一带一路”倡议,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即使巴拿马不再续签“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合作项目也不会轻易中断。
此外,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与多个拉美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巴拿马的“退出”虽然会对中国的外交造成一定影响,但并不会动摇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整体布局。
虽然有些影响,但不会动摇中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这些小把戏只会让更多国家看清其真实面目。
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复杂的博弈,巴拿马的“变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