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刚刚获得参议院确认,正式走马上任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有了大动作。他推掉了其他庆祝活动以及外交活动,火速把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外长召集到一起,开启了上任后的第一次“四方安全对话”(即QUAD)会谈。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其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也给中方敲响了警钟,不得不防。
卢比奥(资料图)
卢比奥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遏华分子。早在他参选美国议员的时候,就频繁在涉台、涉港等议题上大放厥词,发表一系列极端且无理的言论。他多次鼓吹“台独”分裂行径,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也正因如此,他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单。这次他担任国务卿,还没正式上任,就已经在各种场合大肆宣扬对中国的强硬态度。
在国务卿提名听证会上,他毫不掩饰地宣称中国是美国“最强大且最危险的对手”,甚至主张采取一系列极端措施来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他提出要废除中美正常贸易关系,这无疑是对中美经济合作的严重破坏;还主张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从经济层面打压中国。在台海问题上,他更是口出狂言,声称绝对不许中方改变台海现状,这完全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卢比奥(资料图)
此次卢比奥上任后如此迅速地组织与日、印、澳外长的会谈,随后还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联合声明。声明中虽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地提及中国,但其中“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等表述,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尤其是中国周边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在针对中国。而这一系列动作并非偶然,“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自2017年特朗普提出“印太战略”构想后,就一直被视为实现这一构想的重要依托。
从那之后,这一机制就不断发展,其核心目标就是“对抗中国”。截至2024年9月,四国领导人的面对面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4次。在2024年7月29日的“四边机制”外长会和12月30日四国外长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都涉及对中国东海、南海局势的无端“关切”,甚至还宣布在2025年会举行四方海岸警卫队联合巡航行动等针对中国的举措。
卢比奥(资料图)
从美国自身角度出发,特朗普政府虽说一直强调“美国优先”,但在外交策略上,却延续了拜登政府在中国周边搞事的设想,卢比奥的这一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美国长期以来都妄图维持自己在全球的霸权地位,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坐立不安,试图通过拉拢盟友,在印太地区构建一个对中国的包围圈。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搞小动作了。过去这些年,美国频繁拉拢菲律宾等国,在南海海域进行军事挑衅,妄图在中国家门口构建“包围圈”。他们还不断在国际上渲染“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在南海的正常活动进行无端指责,试图抹黑中国形象。
再看看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多年来一直紧跟美国步伐,在涉华问题上总是跳出来指手画脚。日本与美国缔结了同盟关系,在此次“四方安全对话”中,更是积极配合美国。日本在东海等海域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他们妄图借助美国以及“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给自己撑腰,提升自身在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方面,日本不断扩充军备,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还频繁与美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这些举动都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印度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莫迪政府在外交政策上一直试图寻求一种平衡。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里,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并不融洽,印度高层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在那段时间被美国忽视了。直到拜登上台,大力推行印太策略,印度才被重新重视起来,莫迪也成了白宫的贵宾。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印度一开始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又被美国冷落,从美国的“宠儿”变成无人问津的“路人国”。
而卢比奥上台后,迅速会见印度外长,这无疑给印方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印度觉得美国还是很重视自己的。之前印度外长苏杰生还曾在公开会议中反思,说印度以前对中国的判断有误,应该跟中国处理好关系。但现在,因为和卢比奥的会面,苏杰生的态度,甚至莫迪本人的态度,都有可能发生改变,印度存在被美国进一步拉拢,从而在对抗中国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风险。
卢比奥(资料图)
澳大利亚在过去和中国的关系也是起起伏伏。在经贸等领域,澳大利亚曾经跟随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些不友好的举措。比如在贸易方面,对中国的一些出口产品设置障碍,导致双方的贸易合作受到影响。在此次“四方安全对话”中,澳大利亚也参与其中,他们妄图在印太地区事务中配合美国,获取自身利益。澳大利亚还多次派遣军舰进入南海,参与美国主导的军事演习,在国际舆论上也经常附和美国对中国的指责,这些行为都破坏了中澳两国原本友好的关系。
面对美国及相关国家的这些举动,中国也不是毫无准备。在军事层面,解放军在南海、黄海等多个海域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此来展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在外交方面,中国一直秉持着一贯的主张,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应该针对第三方。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不仅不会带来和平与安全,反而会破坏地区和世界的稳定。
中方在东海、南海等有关海域的活动都是合理合法的,无可非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美日印澳相关举动,多次明确回应,表明中方立场,不惧怕任何外部压力和无端指责。中国一直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多做有助于增进各国互信与合作的事情,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从整个地区局势来看,美国试图构建的所谓包围圈也不是坚不可摧的。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就拿马来西亚来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公开承认,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比不上中国,还强调对中国采取对抗态度是不明智的。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也达成了新的共识,双方都在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日本也频繁派出代表团访华,寻求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机会。澳大利亚在经贸领域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的新合作机遇,他们意识到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自身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些都表明,美国的盟友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利益,逐渐认识到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才是最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选择。
卢比奥(资料图)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得保持高度警惕。美国及相关国家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遏制企图,后续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动作。在军事方面,中国要继续加强军事建设,不断提升应对外部军事威胁的能力。通过定期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实力和决心,让外部势力不敢轻举妄动。在外交上,中国要持续推进外交工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积极宣传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的真实意图,认清美国搞阵营对抗的危害,从而打破美国构建的包围圈。在经济领域,中国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高应对外部经济制裁等手段的能力。只有通过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