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老季,下个月去云南吗?听说那边风景不错,现在机票才两三百。"正在钓鱼的沈明德扭头问我,手里的鱼竿轻轻晃动着。
"怎么不去?趁着身体还硬朗,多转转。"我笑着回答,顺手调整了一下鱼线,"现在退休金每月三千,再加上以前的存款,日子过得挺滋润。"
身后传来一声不太明显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妻子陈玉兰又在为我的生活方式发愁了。她总觉得我这样整天四处游荡不是个事,但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能过上自在的晚年吗?
说起我和陈玉兰的故事,得从三十年前说起。那时的我还是机械厂里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整天满脑子都是等退休了要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陈玉兰那会儿在厂办公室当文员,是个能说会道的漂亮姑娘,追求她的人能从厂门口排到大马路。可她偏偏看上了我这个整天满身机油的车间工人,说是欣赏我踏实肯干的性格。
记得那时候,我们住在单位分的筒子楼里,房间小得转个身都困难。但每天下班,看到她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忙前忙后,给我准备晚饭,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老季,你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吗?"她常笑着问我,"因为你有志气,说要在退休前当上车间主任。"
果然,凭着这股劲头,我真的在四十五岁那年当上了车间主任。那些年,我们白天上班,下班后还要照顾年幼的小雯。虽然生活辛苦,但因为有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反而觉得日子充实而有奔头。每个月发工资,我都会把钱交给她打理,她总是精打细算,一点一点攒下了我们的家当。
然而我没想到,退休后的生活方式,会让我们之间产生这么大的分歧。这已经是我们夫妻因为退休生活发生争执的第三个年头了。要说这其中的故事,还真是令人感慨。
02
三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刚从市机械厂退休。说实话,每月三千块的退休金确实不算多,但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过惯了节俭日子,也不讲究吃喝。再说了,房子是自己的,每月也就水电物业要花几百块,女儿小雯在杭州工作,已经嫁给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小两口都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收入不错,根本不用我们操心。
我寻思着,这退休了,总该让自己活得轻松点。年轻时为了工作,多少趣事都错过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空闲,当然要好好享受生活。钓钓鱼、打打牌、出去旅游,感觉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
可我这样的想法跟陈玉兰完全不对付。她比我小两岁,还在市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上班。在我退休之前,因为我工作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在张罗。说实话,我也觉得过意不去,本来想着退休了能帮她分担点家务,但她好像对我的退休生活有着更多的期待。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正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看着上面那些搞笑视频,不知不觉就笑出了声。陈玉兰在厨房里洗碗,碗筷相碰的声音特别响,我知道她这是在生闷气。
"老季,"她突然开口,"你知道咱们隔壁的王大爷现在在干什么吗?"
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不就是退休了吗?整天遛鸟逗狗的。"
"你这消息可真不灵通,"她擦着手走出来,"人家退休之后去开网约车了,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呢。再加上退休金,比上班的时候收入还高。"
我放下手机,觉得有点好笑:"咱们又不是没钱花,存款也有二十多万,干嘛非要这么累?人家王大爷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压力大。咱们不一样啊。"
"那也不能整天就知道玩啊!"她一下子坐到我对面,表情特别认真,"你看看你,退休才几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去钓鱼,中午回来匆匆吃口饭,下午就约着人打牌,晚上回来就抱着手机看视频。家里的事一点都不管,连个垃圾都懒得倒。你以为咱们这年纪,就真的可以这么潇洒?"
03
我知道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还年轻,还能再创造点价值,最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但在我看来,我们的准备已经够好的了。
"玉兰,你要这么想。我从十八岁进厂,干了几十年,不就是为了能安安稳稳地养老吗?现在国家给咱们退休金,住房也是自己的,孩子也成家立业了,干嘛非要给自己找罪受?"
这句话像是捅了马蜂窝。她腾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那我呢?我就得继续养家?你以为你那三千块够干什么?现在物价这么高,家里水电费、物业费、日常买菜,哪样不要钱?你倒好,整天把钱往外花,一点都不为将来着想!"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争吵就没断过。一开始是小打小闹,后来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她加班回来,看见我在沙发上看电视,连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进了卧室。我知道她心里有气,但又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就这样,我们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直到那个周末,陈玉兰提出了一个让我完全没想到的建议。那天早上我刚从菜市场买菜回来,她正坐在餐桌前喝粥。看见我进门,她放下碗,说:"老季,我想了很久,咱们分开过吧。"
我手里提着的菜差点掉在地上:"你说什么?"
"就是从现在开始,咱们的钱各花各的。"她说这话时异常平静,"存款一人一半,以后你的退休金你花,我的工资我花,房子是咱们共同的,但水电费、物业费一人一半。"
我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干什么?我们都过了三十年了,现在还分这个?"
"就是因为过了三十年,我才看清楚了。"她的眼神很坚定,语气却有些苦涩,"你不是想自在吗?那就真自在好了。我也累了,不想再为你的开销操心,也不想再看你那么潇洒的样子。"
说实话,当时我是真的生气了。但转念一想,这样也好,省得天天被唠叨。再说了,我们两个都这把年纪了,也不可能真的分居,这样分开花销反而清清楚楚的。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分开过日子。陈玉兰把存折拿出来,当着我的面把二十多万存款平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有点心酸,好像我们真的变成了两个陌生人。
刚开始的日子还挺新鲜。我把分到手的十几万存款合理安排,每个月的退休金基本够用。因为不用再上交工资,我反而觉得比以前更自由了。早上依然去钓鱼,不过中午回来就不讲究了,要么泡个方便面,要么煮个挂面,实在懒得做就去附近小店随便吃点。下午约几个老伙计打打牌,晚上看看电视,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家务活我是真不爱干,以前是陈玉兰管着,现在分开了,我就更不想管了。反正各过各的,她爱怎么收拾怎么收拾。出去旅游的时候,我都是提前做好预算,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不用看她脸色。沈明德他们都说我现在活得像个单身汉,我也觉得挺好。
04
可日子久了,我慢慢发现陈玉兰变了很多。她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脸上的皱纹也深了。每天上班回来还要收拾家务,周末也不得闲。有时候我晚上听见她在房间里咳嗽,心里也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这是她自己选的路,我也就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