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 文/图)首个“非遗版”春节比以往更加热闹了:超长春节假期中没有出行低谷,“非遗游”和“年味儿”小城不仅受到国内游客的追捧,还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前往体验。国内游人均消费与住宿时长双增长,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强劲活力与全新趋势。
春节假期没有出行低谷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游人均消费同比提升近10%,人均住宿时长同比提升5%。
与此同时,今年春节假期没有出行客流低谷。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3亿人次,其中5天单日人员流动量超3亿人次。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节前出行高峰提前至1月25日,机票价格从1月26日开始回落,至除夕到达相对低点,很多人看准低价票“踩点”回家。从正月初一开始,出行人数又出现快速回升,正月初二到初五的出行量明显高于去年春节同期,节中没有出行低谷。今年春节假期,选择乘飞机的节中出游量同比增长1倍。
“八天超长假期,再加临时预订也有便宜机票,使得今年春节选择多次乘飞机出行的旅客明显增加。”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春节更长的法定假期有利于‘削峰填谷’,有效平抑客流峰值,提升旅客的出游体验。此后,错峰出游返乡、预订提前周期变短、目的地更为分散,可能成为春节出行的常态。”
春节假期期间,游客正在排队进入洛阳白马寺参观游览。
“非遗游”和年味儿小城游成首选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非遗游”受到追捧。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包含非遗景点、非遗项目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增长40%,携亲友逛灯会、赏民俗表演等内容最热门。根据飞猪数据,包含民俗表演内容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亲友出行的订单量占比过半。
“小城游”热度也在这个春节假期持续飙升。
在去哪儿平台上,“年味儿”更浓的小城热度上升更快:因今年新增众多非遗表演,黄山市春节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一倍;因年味儿浓厚、有许多特色民俗,汕头、潮州酒店预订量均同比增长八成;在民俗活动“游神”的加持下,福建福州、泉州等地酒店预订量增长六成。
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从客源来看,年龄在25至35岁的旅客占县城酒店预订旅客的四成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高星酒店的吸金能力在县城乃至全国均有所上升。今年春节假期,县城高星酒店预订相较去年春节翻番,预订占比超过连锁和低星酒店。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星酒店整体预订量较去年春节增长近四成,占比也反超连锁和低星酒店。
“平时高星酒店预订占比仅两成,春节则超过三成。”蔡木子认为,“一方面过年大家都想‘住好一点儿’,另一方面今年春节高星酒店价格较往年便宜10%左右,更高的‘质价比’也拉动了消费升级。”
外国游客也来体验非遗
今年春节假期,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飞到中国,感受中国年味儿。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入境游门票订单相较去年增长180%,入境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0%。
具体来看,2025年春节假期,十大入境游客源国依次为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英国、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其中,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0%,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长线入境游同比增长近120%。
体验非遗项目也成为外国游客的新选择。携程数据显示,石家庄、福州、西安等目的地入境游订单量相较去年春节分别增长50%、52%、97%。在携程海外平台上,“灯会”“庙会”“戏剧”等非遗相关项目门票同比增长近7.5倍。
外国游客的入境游目的地选择也变得更多样化。去哪儿数据显示,在外国人预订前往的中国城市当中,除了北京、成都、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历史文化厚重感强的城市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转向了二、三线城市,如包头、大理、南通、台州、伊宁、恩施等。
在出境游方面,小城居民的消费实力继续增长。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购买的出境游机票量已占总量的三成以上,相较去年春节增长逾一倍。河北张家口、山东滨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阳江等地,其居民在春节假期预订的出境游机票量均同比增长两倍以上。
上海居民购买春节假期出境机票量总数位居中国所有城市之首,其同比增幅达到57%,增幅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也最高。重庆、宁波、苏州等地居民出境过年的热情也很高,其在春节假期购买出境机票量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