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今越南北部设立象郡,在赵佗自立为南越国王后,越南北部归属南越国。
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原南越国辖区设立交趾刺史部,下设九郡,其中越南北部地方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汉献帝建安八年设立交州,辖今两广及越南中北部。
汉时九郡
公元264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交州治桂州。此后几经变迁,交州辖区大部分在越南中北部地区。唐朝时先设安南都督府,后改为静海军。在这在这八九百年的时间里,交州(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叛,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接管辖。
南汉时期,公元937年交州兵变,当时迷信的南汉皇帝因前去平乱的儿子刘洪操战死认为不祥,因此放弃收复交州,交州从此开始军阀割据。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并僭越称帝。
公元971年,北宋灭南汉后,因还存在南唐,北汉,吴越以及福建等地的割据势力这些肘腋之患,根本顾不上远在万里之外的交州疥癣之疾,所以于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封丁部领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正式列为藩王,交州(交趾)地区被宋太祖确认为藩属国,中央王朝不再直接统治,静海军开始独立建国,一如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一样,与定难军建立的西夏政权成为宋代时的两国,虽然向大宋称臣,但实际军政外交完全独立,对内自称皇帝,俗称外王内帝。
为什么五代时的十个割据王国几十年后就被中央王朝逐一平定,就连西夏地区,在割据近200年后也照样统一在中央政权之下,而越南却越行越远?初期宋朝和越南的关系类似中央和藩镇,越南丁朝到陈朝初时期,君主都需要向宋朝求封为静海军节度使,宋朝则册封其为节度使和郡王爵位。但越南到内地山高水远,交通极为不便,经济文化交流受限,越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甚至在中南地区对其他小国发展了一种亚宗藩关系,即越南认中原中央王朝为宗主国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周边小国的宗主国。
就是因为山阻水隔,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央王朝的影响力远远达不到,所以在赵匡胤将越南封藩,越南开始独立发展并在独立的意识根深蒂固之后,华夏中央王朝再也无法直接统治该地区。
明成祖朱棣时,趁越南无主,曾经短暂的恢复直接统治,并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史称“郡县安南”,但越南已经游离于中央王朝之外400年,政治经济文化也已经自成体系,哪能那么容易心甘情愿的归附?再加上明朝官员认为山高皇帝远,对越南人民横征暴敛,欺压甚厉,结果民变四起,从内地调兵,路途遥远,花费甚巨,明朝疲于应付,明成祖朱棣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在朱棣去世后,短视的宣德皇帝朱瞻基放弃了郡县制,准许越南再次封藩。
越南独立始自赵匡胤,朱棣也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