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浙江网友发帖称,儿子班级的同学,甲流走了。带着全家打流感疫苗已经六年了,流感季真的不怎么中招,推荐大家有条件真的都去打一下。每年9,10月,当地社区卫生中心或者私立国际医院去打一下。我家儿子在社区打的,一种101,另一种300多,我忘记区别了。我自己和老公在国际医院约的,168一个人。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张班级群聊天记录的截图。
昨天13:09
老师同学们,某某下午两点就回老家了,他不能和你们一起毕业了,他的人生到站了,我代他向你们告别了。我也退出了,愿你们以后顺风顺水,一切如意!
在这无比艰难的时刻,我的心与您同在。失去孩子,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剧痛,请允许自己哭泣,允许自己悲伤,这是对您孩子深深的爱与怀念。请记得,无论多深的伤痛,时间都会慢慢让它愈合,虽然过程漫长且艰难。您的孩子一定希望您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带着对他的爱与回忆,继续前行。
昨天 13:16
这个群消息可谓悲痛,一个孩子因病走了。作为孩子家长,在群里向老师和其他孩子家长告别,让人读罢唏嘘不已。
- 针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有网友认为,别打乱七八糟的疫苗了,提升自身免疫力比什么都强。疫苗肯定有副作用的,对于身体差的人来说打各种疫苗不是好事。
有网友表示,我儿出生头两年年年打流感疫苗,年年打完感冒,而且治不好,要好久才能康复。平时身体素质非常好。后来就不给他打了。后来打了科兴,得了白癜风。
有网友跟帖,我们认识一个特别好的中医大夫,秋冬季节感冒发烧流感都不怕,三副中药,药到病除,又便宜又不遭罪。孩子再也不打流感疫苗了,谁知道疫苗是否安全,打了也不见得可以躲过所有病毒。
有网友直言,今年有多种流感横行,你打疫苗也不一定能抵挡所有的品种。如果身体抵抗力低的建议打,抵抗力强的没太大必要。
有网友分析,疫苗的原理:打了等于先得一下流感,然后就有了抗体。但是流行的毒株是预判的,不一定那么准。还是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打不打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还是首要任务。
有网友感言,没什么打头,防也只能防那一种,老年人身体病多的虚弱的。我就不多说了,还是建议少去人多的地方,多锻炼身体增加免疫力。有任何情况赶紧就医,但凡吃药一两天没好转就换医生和医院。另外生病期间一定要多喝水,就是一种排毒的过程。
- 说到流感,近日大s的突然去世整得全网震惊。除了自身免疫力,疫苗也是目前比较好的防御方式之一。
有博主发帖,听了大S的消息,为妈妈打了流感疫苗而庆幸。
前段时间,80岁的妈妈不幸染上了甲流,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普通的感冒,不太在意。吃药不见好转,连续又打了一个星期的吊瓶,也没什么效果。于是吃中药,又是一个星期,疗效甚微。最后有一个大夫明确了是甲流,吃了奥司他韦,慢慢地才逐渐好转。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都不敢让她出家门。
今年的甲流来势汹汹,有许多明显的症状,如睡不着觉,眩晕,不发烧却阵阵发热等。诸多症状让老妈很难受,一度认为自己得了不好的病,要给我们交代身后事。
我疑惑地问大夫,我妈妈每年都在打流感疫苗,难道是疫苗有问题,对甲流不起作用?大夫严肃的说,幸亏妈妈打了流感疫苗,否则拖的这么长时间,转成肺炎就麻烦了。
有医生指出,甲流是一种传染性强、症状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面对甲流,我们既要保持警惕,又要科学应对。预防为先,筑牢防护墙。
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概率,还能减轻症状。
此外,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至少20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总之,任何疾病的产生,和自身的免疫力有太大关系。诚如多数网友所言,除了疫苗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日常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提升免疫力,对于防御各类疾病都是重中之重。古人云,强身健体是有科学依据的。愿所有人都能身心健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