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近年来俄乌冲突爆发,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一直都是剑拔弩张,而这也如同一面镜子,直接照亮欧洲大陆混乱的内部,乌克兰背后的美国、北约纷纷下场,甚至牵扯到世界众多国家,而当北约东扩的阴影与俄罗斯的安全激烈碰撞时,有一个国家的位置就显得十分尴尬。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曾被西方贴上“欧洲最后独裁政权”标签的国家——白俄罗斯,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冲击,近年来,也渐渐在西方长达二十年的制裁围堵中,逐渐看清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强权政治的游戏里,所谓国家的意识形态,不过是利益博弈的遮羞布。

自2020年大选风波后,白俄罗斯遭到西方多轮制裁,而俄乌冲突爆发更是让白俄罗斯的形势雪上加霜,成为西方眼中的“俄罗斯的帮凶”,从此开始,白俄罗斯两面不是人,欧盟对其经济制裁覆盖了几乎大部分关键领域,包括能源、金融、运输,这不仅让白俄罗斯的GDP下跌,更是将其逼入绝境。



在此背景下,小国如何夹缝求生?如何寻求别的突破口就成为极其关键的选择,思虑之下,白俄罗斯决定转向中国,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打破封锁的重要突破口。

于是,从2020年开始,中国就对白俄罗斯的投资增加了两倍之多,而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不仅仅是投资合作这么简单。



作为回报,在2023年,白俄罗斯就曾经交付给中国新型电子对抗系统,表面看是白俄罗斯"瓦加"设计局的成果,实则和中国有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度融合了华为的算法与俄制雷达波形数据库。

在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钢铁大动脉——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站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里不再只有轰鸣的火车与堆积的集装箱,中国为白俄罗斯提供了许多科技方面的帮助,以往一列货物列车跨境需要3天办理手续,如今通过中白联合开发的“智慧物流大脑”,时间甚至压缩到8小时。



这套系统融合了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定位技术,再加上完全保密,货物从中国出发时,所有报关单、质检报告就被加密,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12国,海关扫码即可自动完成关税结算,白俄罗斯工程师在华为实验室里开玩笑说:“现在清关速度比煮一锅传统红菜汤还快。”

不仅如此,2023年启动的“中白数字走廊”更具战略意义,当货物的整体性能发生改变,传感器会立即触发区块链保存证据,这让明斯克成为首个被欧盟承认数据管理标准的非成员国,这也表示,在数字世界拿到了制定贸易规则的话筒,白俄罗斯不再是通道,而是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



而中国电商直播间里,白俄罗斯奶粉可以通过实时俄语翻译功能,直接销往新疆、四川的家庭,这种“军事科技民用化、数字营销”的组合拳,让白俄罗斯乳制品2023年在中国销量暴涨3倍,更让西方国家慌张的是,当美欧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后,人民币和白俄罗斯卢布可以直接启动数字货币兑换系统,这相当于给加密货币搭建了一条“地下铁路”,帮助欧亚国家在面对西方金融制裁中留有后路。

2023年,白俄罗斯总统向中国移交了MZKT-7930I型导弹发射车底盘生产线,这一消息立刻引发国际震动,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和白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迈入新阶段,更是从深处反映出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西方孤立与全球经济裂变的夹缝中,正在寻求自救。



而西方媒体也将其解读为“军备交易”,这套源自苏联时代的生产线不仅是一张全驱底盘的设计图纸,当明斯克轮式牵引车厂的工程师手把手指导中国同行调试生产线时,他们传递的是一整套维持军事工业独立性的“技术基因”,更是从特种钢材冶炼到传动系统精密加工的完整工业生态移植。

这种合作不同于俄罗斯对印度的技术阉割式出口,也不同于美国对盟友的知识产权枷锁,而是以“技术共生”为内核的新型合作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在2016年就已经出现,当时西方用“债务陷阱”污名化中国投资,而就在明斯克郊外的24小时智能工厂里,中国和白俄罗斯的工程师正联合研发氢燃料重型卡车底盘,试图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通过与中国科技嫁接,将地理枢纽价值转化为数据节点优势,当冷链物流变成区块链上的信用凭证,当军工技术转为智能安防专利,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正在数字经济中重新定义自己的国际角色。



对于中国而言,此次合作并非仅仅是技术输出这么简单,而是逐渐在欧亚大陆构建起一个绕开传统霸权体系的新型网络——这种技术融合,让明斯克在俄乌冲突中意外成为关键装备供应商。

当西方在外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时,白俄罗斯却已经将汉语正式列入必修课,在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甚至有孔子学院,学生们研读的不仅是《论语》,更包括王阳明心学,这种深层的文明对话是很少见的。



这种价值体系的融合在军事领域更显微妙,当年白俄罗斯军队列装的“波罗乃兹”远程火箭炮系统,表面看是中国A-200火箭炮与MZKT底盘的结合,但作战理念却暗合《孙子兵法》的“奇正之变”,这种战略智慧在2023年中白联合反恐演习中达到新高度,引发北约的强烈震动。

由此可见,这座曾因苏联解体而衰落的工业城市,如今正悄然蜕变为欧亚大陆的"技术转化中枢",白俄罗斯外交部长直言:“我们需要可靠的伙伴,而中国友好,也从未对我们提出附加政治条件。”



大国博弈日益加剧,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而白俄罗斯的觉醒恰好折射出一个将来全球小国都要面临的选择题,当大国将地缘博弈视为"新冷展"时,小国如何寻求重构生存与发展的话语权?

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无疑给这些国家提供了一个典范,当西方对白俄罗斯实施精密制裁时,中国提供的不是对抗性意识形态输出,而是基于“发展权优先”的解决方案,首先解决“依附化”,帮助白俄罗斯自身创造韧性,白俄罗斯甚至在西方制裁加码的背景下实现了GDP正增长。



更具历史意味的是,白俄罗斯经过合作,直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写入了白皮书,这种超越文明冲突论的价值重构,或许预示着国际秩序变天了。

当美国等西方国家仍试图用用“民主峰会”划分阵营时,中国与白俄罗斯正用光量子计算机合作交易市场建设,从而书写着多极化时代的规则草案。



这并不是战火连天的地缘革命,但杀伤力更大,白俄罗斯不再是西方视角下的“边缘小国”,而成为新国际秩序的重要变量,这种"去地缘化"的科研合作模式,预示着国际知识生产体系在未来必将重构,当战火纷争的时候,白俄罗斯正用"科学中立区"理念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但实际上,这种新型模式并不是一劳永逸,国际局势复杂且千变万化,如此核心深层次的技术交流,是否会造成国家核心机密和技术的泄露?虽然此时此刻是盟友,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如何加强自身的国家安全关系,成为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白俄罗斯和中国走得越近,难免不会引起俄罗斯的不满,白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来说是私有领域,占有欲较强,就算和中国关系好,也难免让中俄白三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

一直以来,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地缘政治联系,白俄罗斯一边和中国保持深度合作,一边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联盟国家关系,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和条约,确保双方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紧密协作。



在这期间,白俄罗斯始终强调自身的自主性,卢卡申科曾经多次表示,白俄罗斯不会完全依赖任何一方,而是通过与中俄的平衡合作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要做到完全一碗水端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卢卡申科表示,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离间俄白联盟关系,白俄罗斯需要保持警惕,白俄罗斯在经济上与中俄都有合作,且这些合作都具有互补性,侧重方面不同,与俄罗斯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能源、贸易,而与中国合作则更多体现在科技和农业等领域。



总的来说,对于小国而言,在大国博弈的大环境下生存并非易事,处于中间地带的它们必须精准判断大国间的关系动态, 同时,还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果断行动,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在国际舞台上的生存空间,其中的智慧手段和平衡,或许还需探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白俄罗斯向中国出售绝密军事技术——世界论坛网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白俄罗斯经贸合作成果—— 对外经贸实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