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2月3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没有明显效果”——欧盟军备战略为何失败》,作者是克里斯托夫·B·席尔茨。内容编译如下:
欧洲人乐于谈论欧洲的“战略自主”,但正如批评人士所言,一旦认真起来,他们又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解释为何不能大幅增加本国的国防开支。
去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洲防务产业战略,投入15亿欧元资金促进国防产品联合研发与采购,并提升性价比。该战略引起争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根据欧洲审计团的说法,资金数额很可能过低,而且很可能“没有明显效果”。欧盟委员会的专家们现在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负责防务的新委员安德留斯·库比柳斯认为,未来十年还需要5000亿欧元的额外投资才能确保欧洲免受俄罗斯的“威胁”。
其次,特别是在法国的压力下,欧盟国家将在2030年前把一半的国防资金用于欧盟境内的采购。这是一种走后门的保护主义,特朗普可能不会喜欢。
还有一个争论点是欧盟加强国防并采购更多武器的资金从何而来。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赞成发行欧盟防务债券,这就要求德国等有偿付能力的国家支付比本国政府债券更高的利息。然而,德国、荷兰和奥地利反对增加欧盟债务。
有一点可以肯定:欧洲各国军队之间加强合作(即建设“永久结构性合作”联合防务机制)的进展非常缓慢。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多年前就呼吁建立一支共同的欧盟军队,以便欧洲能够“可靠地应对一个成员国或欧盟邻国面临的和平威胁”。过去,冯德莱恩喜欢使用“欧洲人的军队”这一说法,但没有对此给出准确的定义。
欧盟军事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布里格说:“鉴于全世界和我们的近邻所面临的诸多安全政策挑战,从长远来看,建立一支欧盟军队肯定是有意义的。不过,这必须由政治家来发起。”他表示,目前的重点是“改善各国武装部队之间的合作”。
布里格还说:“统一的军队比联合军队(即由不同国家军队组成的武装部队,如欧盟目前的情况)更有效率和效力。”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表示:“例如,由于军事文化和武器系统不同,联军总是存在一定的协调问题和效率损失问题。如果建立一支欧盟军队,或许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编译/钟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