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争鸣

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

大家好,我是汤小小基础班的学员何争鸣。

21天的学习还没结束,我就接到了稿件留用的通知。

过了几天,稿子刊登出来了。【点击可以阅读:我在《红楼梦》里当晴雯,活不过3集】

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确定的,在学习期间上稿的小目标。

虽然我有过在纸媒写作的经验,但对于新媒体写作绝对是小白。

我之所以能够在第一个月就能上稿,绝对不是得力于曾经的纸媒写作,而是因为在学习期间做对了这三件事。

01、清空过往,听话照做

在参加这次学习之前,我自恃有过纸媒的写作经验,感觉自己在可以很轻松地进入新媒体。

想法很美满,现实很骨感。我的“傲慢”换来的是“啪啪”的打脸。

不仅投出去的稿子,全部成为了废稿。发在自己账号的文字,也是数据惨淡。

痛定思痛,才知道新媒体和传统纸媒完全是两个赛道。

纸媒写作,注重的是场景的铺排,情节的渲染,人物的刻画等等,比较注重辞藻之美。



新媒体写作,则要求通过故事来阐述观点。要求故事简练,观点推导的自然。需要语言简洁,行文清爽。

曾经的经验不仅没有助力,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汤小小老师一条讲解“问一问”的视频。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照介绍的步骤操作了一番,发现确实很实用。也是因为这条视频让我感受到汤老师的专业性,以及她的教学方法的可实操性有多强。

顺理成章,我成为了汤小小的一名学生。先是参加体验营,之后又成为了98期的学员。

在学习伊始,我就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清空过往的纸媒写作观念,保持空杯心态,从零开始之间逐渐地进入新媒体领域。

基础班的课程起点比较低,有些知识点自己好像已经了解了。听课后,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并不全面,自己所懂得只是其中的一个点而已,每一堂课都不能忽略,都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

和老师步调一致,形成同频,才是快速进阶的最佳路径。

02、专注目标,步步为营

参加学习的目的,无疑就是为了自己所写的文字能够得到认可。俗一点说,就是为了挣钱。

我的目标就是在学习期间,要写出成熟的文章。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的每次作业都是为成稿做准备。

老师留的第一次作业是:写5个标题。

看到这个作业后,我并没有急于按照老师讲课中提到的模版,依葫芦画瓢,替换几个字词来应付着交作业。而是考虑自己能够或者说是想写什么,来构思。

在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后,对照老师讲解的11种方法,提供的实例,写出了自己的标题。

在得到点评老师的意见反馈后,我对自己的标题进行了优化。

接下来的写开头、结尾、写故事、大框架等作业,我没有另开炉灶,而是依照着这几个标题来进行写作。

这样在成文写作的时候,我基本上就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准备。

21天的学习时间,原本就是非常紧张的,由不得我们尽情地扩展边界,必须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既然目标是在这期间写出像样的文字,就要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如果只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在写完整的文章时,就会手忙脚乱,无从下笔。

虽然我为成文做了充足的准备,还是因为需要不断地修改,时间依然不够用,并没有按照预期完成5篇文稿。

不可否认,这种学习模式会使自己将听课的重点锁定在自己关注的点上,不利于更全面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采取的方法是看同学们的打卡日记,通过这些打卡日记和老师的点评,来发现自己忽略的知识点,查缺补漏。

03、不厌其烦,借力发力

我们写完作业后,点评老师都会给予相应的修改建议。

老师的点评相比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必须要足够重视。

我在看到点评老师的反馈后,会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去回看老师讲解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寻找写作的方法。

修改后的作业,点评老师还会再次提出意见。

这并不是点评老师有所保留,不肯一次性地指出所有的不足。而是因为自己修改时,往往只注重修改老师提到的修改点,这样就造成文章出现了新的不协调之处。

所以我们不要嫌点评老师啰嗦,他们能够在百忙之中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耐心的辅导,我们没有理由不耐心地、认真的进行修改自己的文章。

能够得到点评老师的点评,是最难的的学习机会。老师的点评,可以直击我们不足之处,让我们获得长足的进步。

我发表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了5次修改,才最终得以呈现在公众面前的。

所写的文字能够得以发表,足以说明我选择加入汤小小学习阵营是正确的,学到的方法是正确的,方向是正确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希望我这篇文字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给同样正在学习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助力。

2025,我们一起在写作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介绍

何争鸣,汤小小写作班学员。喜欢读书、乐于分享,在各文字领域摸索的小白写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