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可是让无数中国军迷流口水般的存在。30年前也就是1995年的时候,美国海军有8艘伯克级驱逐舰,每一艘都搭载了“宙斯盾”作战系统与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备强大的防空、反潜与反舰作战能力。反观当时的中国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是1994年服役的052型“哈尔滨”号,满载排水量仅为伯克级的一半,雷达与火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哈尔滨”号搭载了国产的ZKJ-4B型作战指挥系统,可以承担全舰探测设备、武器装备、舰载机的指挥和控制,能遂行立体作战的综合指挥,不需要像之前051型驱逐舰那样进行各级之间的命令逐次传达,作战反应速度大幅增加,综合性能达到了北约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相比之下,“宙斯盾”作战系统则是一套电脑化的指挥决策与武器管制系统,接收雷达与声呐等侦测系统的资料,经过自动化的讯号处理、目标识别、威胁分析之后,显示在大型显示幕上,将即时的情报资料提供给指挥人员。该系统通过用2个大屏幕显示器、12个自动化战斗状态板、2个双人指挥显控台和2个单人数据输入控制台向本舰和编队指挥官综合显示工作和战术信息,以便于各级指挥官充分利用宙斯盾系统做出指挥决策。其自动化程度与信息处理速度,远远优于“哈尔滨”号上配备的ZKJ-4B型作战指挥系统,是当时唯一具备“抗饱和攻击”的舰载作战指挥系统。

火力方面,“哈尔滨”号更是相差甚远,舰上搭载了1门100毫米口径的舰炮、4门37毫米自动舰炮、8枚鹰击-8A反舰导弹、1座8联装“海响尾蛇”防空导弹、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

早期的伯克级则搭载1门127毫米口径舰炮、“标准”防空导弹与“战斧”巡航导弹以及反潜导弹共计90枚、外加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门20毫米口径的近防炮、2座三联装的324毫米鱼雷。


伯克级驱逐舰的所有防空导弹,都能够从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处快速发射。而“哈尔滨”号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对战斗机大小的捕获距离只有20千米,8枚备弹打完后,需要花数分钟进行重新装填,不具备“抗饱和攻击”能力。

以防空作战能力来衡量,1艘伯克级驱逐舰的战斗力,至少相当于8艘052型驱逐舰,毕竟8艘“哈尔滨”号,一次性也只能发射64枚短程防空导弹,而1艘伯克级驱逐舰,却能发射至少60枚中程防空导弹,剩下30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于携带“战斧”式巡航导弹和反潜导弹。

现在中国军迷都会讨论如何如何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可在30年前的时候,别说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了,中国军迷恐怕连击沉伯克级驱逐舰都不敢想。当年伯克级驱逐舰,在中国军迷眼里宛如外星科技,对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驱逐舰都是降维打击。

可是,在短短30年时间里,中国军工技术就让国产驱逐舰脱胎换骨,反过来对伯克级驱逐舰形成了碾压。052型驱逐舰之后,中国科研人员持续对舰载作战系统进行改进,1996年服役的“深圳”号驱逐舰上,装备了ZKJ-4-3A指挥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几百个目标信息,数据传输速度10Mbps。


几年后的052B型驱逐舰服役,装备了依照美国海军理念开发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ZKJ-5,能够将全舰武器和探测系统联网整合起来,由于采用分散式布局,部分损坏也不影响正常运行,各控制终端间采用光纤传输,提速至100Mbps。而在这之后的052C、052D型驱逐舰,则采用了新一代的H/ZBJ-1作战指挥系统,运算速度成倍提高,还能通过数据链实现类似北约16号数据链的情报共享,达到“网络中心战”的要求,综合性能以及与伯克级使用的“宙斯盾”作战体系相当。

而H/ZBJ-1作战指挥系统早在2014年就已经投入使用了,更晚服役的055型驱逐舰,肯定装备了更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只是因为保密原因迟迟没有对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055型驱逐舰使用的作战指挥系统,肯定要优于早期伯克级驱逐舰使用的“宙斯盾”作战系统,至少要相当于伯克2A使用的“宙斯盾”基线9作战系统。

在软实力优于伯克级驱逐舰的同时,055型驱逐舰的火力也要碾压伯克级驱逐舰。后期的伯克级驱逐舰虽然经过了升级,导弹垂直发射单元数量提高到96个,但却取消了2座4联装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而055型驱逐舰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数量却有112个,并且尺寸也明显大于伯克级驱逐舰使用的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055型驱逐舰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除了能够携带防空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甚至还能够携带大口径的高超音速导弹,反舰作战能力远远凌驾于伯克级。


而在日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进行了一项模拟战争测试,由1艘055型驱逐舰在西太平洋对阵8艘伯克级驱逐舰,最终的结果却是055型驱逐舰取得了胜利。这项模拟测试发表于国内非常权威的《中国舰船研究》,但是对于这样的测试结果,恐怕绝大部分中国军迷都会产生疑问:055型驱逐舰真的强大到能够以一敌八了?对手还是战斗力不俗的伯克级驱逐舰。

如果放在30年前,8艘伯克级驱逐舰,几乎就是能够挑战整个中国海军般的存在,055型驱逐舰的性能虽强,但恐怕依然很难独立战胜8艘伯克级驱逐舰。这并不是说055型驱逐舰与伯克级驱逐舰之间的差距很小,而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理论上来讲,8艘伯克级驱逐舰聚集在一起,通过合理分工与数据共享,基本上就相当于将“宙斯盾”作战体系的信息处理速度与响应时间提高了8倍,导弹发射速度也提高了8倍,哪怕055型驱逐舰的信息处理速度再快、导弹垂直发射速度再快,也不敢说是伯克级的8倍。

1艘伯克级驱逐舰如果携带64枚标准-2防空导弹、16枚“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剩余的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依然可以携带16枚反舰导弹,8艘伯克级驱逐舰就能够携带128枚反舰导弹,而055型驱逐舰只有112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哪怕全部用来携带海红旗-9防空导弹,并且取得100%的拦截成功率,依然会有16枚反舰导弹成功接近055型驱逐舰,055型凭借1门1130近防炮、1门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恐怕依然无法保证同时拦截掉16枚反舰导弹。


而且055型驱逐舰的导弹垂直发射单元,肯定不能全部携带防空导弹,战时至少需要拿出30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用于容纳巡航导弹与反潜导弹,单凭1艘055型驱逐舰,无法抵挡8艘伯克级驱逐舰的反舰火力,055型驱逐舰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战胜8艘伯克级。

根据《中国舰船研究》里公布的信息,1艘055型驱逐舰只是坐镇后方,前方还有12艘小型无人艇、2艘无人机母舰协同作战,12艘无人艇总共携带了12枚中程防空导弹与24枚短程防空导弹,2艘无人机发射了32架对空无人机,每架无人机携带4枚空对空导弹,这些防空艇与无人机,通过055型驱逐舰分享的作战数据,共同拦截了美军发射的反舰导弹,而055型驱逐舰则发射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逐一摧毁了8艘伯克级驱逐舰。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其实并不是8艘伯克级驱逐舰群殴1艘055型驱逐舰,而是1艘055型驱逐舰指挥着“小弟”群殴8艘伯克级驱逐舰,055型驱逐舰充当的是防空指挥枢纽以及反舰攻击平台,防空火力则依赖无人艇与无人机。

而且这种情况在实战中发生的几率并不大,因为美军不可能放着航空母舰数量的巨大优势不用,只出动8艘伯克级驱逐舰去对付055型驱逐舰,中国更不可能只出动1艘055型驱逐,去面对美国海军的驱逐舰群。

这项模拟测试的最终目的,其实并不是验证055型驱逐舰的战斗力有多强,毕竟055型驱逐舰的性能优于伯克级驱逐舰,已经是共识了,这项模拟测试的目的,是检验无人设备与现役装备结合,是否会产生1+1>2的效果,几架无人机以及几艘无人快艇的造价,恐怕都不到1艘055型驱逐舰的十分之一,但是却能够让055型的战斗力提升不止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是,别的国家进行这样的测试,最终只能停留在纸面计划上,可中国目前生产了全世界70%的无人机,只要中国愿意,随时能够为055型驱逐舰配备足额的无人机与无人艇协同作战。1艘055型驱逐舰指挥无人机与无人艇,就能够击败8艘伯克级驱逐舰,8艘055型驱逐舰就能够击败64艘伯克级驱逐舰,而目前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驱逐舰数量总共还不到70艘。随着第二批055型驱逐舰陆续下水,美国海军在驱逐舰方面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至于航空母舰,以中美目前的造舰实力差距,美国航母数量优势也维持不了太久。至于比拼无人设备,美国也已经落后于中国了,比起1艘055型驱逐舰单挑8艘伯克级驱逐舰,更让美国担心的是,1个中国的造舰能力,已经能够单挑整个西方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