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深夜23时45分,大马士革上空陆续传来剧烈爆炸声,防空系统随即启动。大马士革首都及周边地区多处军事设施燃起大火,浓烟遮天蔽日。
此次军事行动调动F-35、F-16、F-15等多型战机,协同海军"萨尔"级轻型护卫舰组成打击群。以军战机在叙利亚领空累计飞行时间超过780小时,实施精确制导打击374次。大马士革国际机场、霍姆斯军用机场等战略要地遭受持续打击。
以军空袭采用"多波次、全地域、立体化"作战方式。地面部队出动"梅卡瓦"主战坦克和"帕尔马希姆"装甲旅,对叙利亚南部地区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海军舰艇对叙利亚地中海沿岸的塔尔图斯、拉塔基亚两大军港发动突袭,多艘叙海军舰艇在港内被击沉。
此次行动摧毁叙方防空导弹阵地47处,军用机场8座,地下军火库31处,指挥控制中心12个,雷达站26座。叙利亚境内的战术导弹发射架、防空系统、通信枢纽等关键军事设施遭受重创。
以色列此次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包括:通过摧毁叙利亚军事力量,削弱其对以色列北部边境地区的威胁;在叙利亚南部建立纵深防御体系;切断伊朗通过叙利亚向地区武装组织输送武器的通道。
以军在戈兰高地以东地区设立军事管制区,禁止重型武器系统和军事设施在该区域部署。伊朗在叙利亚建立的多个军火库和武器生产基地遭到打击,多条疑似用于武器走私的地下隧道被摧毁。
叙利亚全国军事基础设施损失程度达到85%,包括24座军用机场、31个军事训练基地、42处军工企业和89个军事指挥设施。叙利亚陆军装甲部队损失约320辆主战坦克和装甲车,防空部队损失地空导弹发射车128辆,雷达站41座。空军方面,包括米格-29、苏-24等在内的52架战机被摧毁,占现役战机总数的78%。海军方面,5艘导弹艇和2艘护卫舰在港内被击沉,占海军主力舰艇的92%。
叙利亚军队战斗力恢复需要15-20年时间。大量精密武器装备和训练设施损毁,使叙军现代化建设进程受挫。超过60%的军工企业产能受损,叙利亚未来难以实现武器装备的自主补充。
此次空袭造成36名平民受伤,其中12人伤势严重。大马士革、霍姆斯等城市供电系统遭到破坏,部分地区出现长时间断电。被摧毁的军工设施释放有害物质,当地空气质量指数飙升至危险水平。
叙利亚部分地区核辐射量出现异常升高,环境污染物可能通过地下水系统扩散,对农业生产和民众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13国表示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认为其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开罗召开特别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卡塔尔、埃及、约旦等国相继召见以色列驻外使节提出抗议。
此次军事冲突可能导致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以色列通过军事打击大幅削弱叙利亚的军事实力,改变地区战略平衡。这种军事手段可能激化矛盾,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新的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