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三年,这场战争从2022年初爆发到现在,战火几乎烧遍了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疲态尽显,战线上的乌克兰军队早已不复当初的士气。兵员短缺、补给困难,这些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为了弥补战场上的损失,乌克兰的征兵政策一再调整。起初,他们将年龄下限从27岁降到25岁,后来降到18岁,而这一次,泽连斯基更是直接将征兵年龄降低到了17岁。
(泽连斯基签署新的征兵法令)
17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少年还未成年,原本他们应该坐在教室里,为未来的生活打拼。可是,现在,他们却要穿上军装,拿起武器,直面战场上的炮火。泽连斯基的这项法令不仅让乌克兰国内炸开了锅,也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争议。
兵员短缺是乌克兰近年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官方数据,乌克兰军队目前的兵力大约在105万人左右,但战场上的损耗却让这个数字难以为继。随着俄罗斯的攻势不断加强,乌军在前线的伤亡率持续攀升。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友虽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人力资源却是无法外包的。没有足够的士兵,先进的武器只能成为摆设。
于是,泽连斯基不得不一再降低征兵年龄。从25岁到18岁,再到如今的17岁,这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是背后的无奈逼迫。在战斗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乌克兰必须填补战场上的空缺,否则,整个战线将会崩溃。
乌克兰的战争,看似是俄乌之间的对抗,实则是大国博弈的缩影。欧美国家虽未直接参战,但却在背后扮演了重要角色。美欧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资金,甚至战略指导,但却始终没有亲自下场。对于他们乌克兰不过是一把用来对抗俄罗斯的“枪”。至于乌克兰士兵的伤亡,欧美国家可能根本不在乎。
有分析指出,欧美曾多次建议乌克兰进一步降低征兵年龄,以解决兵员不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料到泽连斯基会如此“激进”,直接把年龄降到17岁。这一决定不仅让欧美盟友感到尴尬,也让国际社会质疑:这场战争的代价是否已经超出了乌克兰能够承受的范围?
(正在训练的乌克兰士兵)
泽连斯基为何如此狠心?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的两个执念:一是收回失去的领土,二是加入北约。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的领土不断被蚕食,而泽连斯基始终坚持“寸土不让”的原则。他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夺回被占领的土地。
泽连斯基始终对北约抱有幻想。他希望通过战争表现自己的“价值”,最终获得北约的青睐。事实却是,北约虽然嘴上支持,但始终没有真正接纳乌克兰。泽连斯基的这两大目标,最终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加码,甚至不惜牺牲年轻人的未来。
(扎卢日内从去年冬天开始声称,乌军士兵缺口有50万人)
17岁的孩子被强制征兵,这在乌克兰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弹。许多家庭选择带着孩子逃离,前往波兰、法国等邻国避难。据统计,仅在过去一年里,就有超过15万人离开了乌克兰。这种人口流失,不仅让乌克兰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也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短缺。
更糟糕的是,这种强制征兵的政策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情绪。年轻人被迫上战场,他们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旦这种情绪蔓延,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17岁的少年别说没有足够的军事经验,就连生活经验都还不足。把他们送上战场,几乎等同于让他们去送死。即便战争结束,这些年轻人又能否恢复正常的生活?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社会撕裂,可能会让乌克兰付出几十年的代价。
从长远来看,强制征兵政策不仅会让乌克兰失去一代年轻人,还可能彻底摧毁国家的未来。在这一点上,泽连斯基显然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