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区志愿者在进行宪法宣传。

在鹿泉区,“小鹿普法”智能普法机器人“入驻”200多个村居(小区)微信群,每天定时推送法条知识,让群众轻松便捷学法律;在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市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示范基地,法官上门送法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在全市各地,行政执法企业监测点设在了企业,行政执法监督人员与企业负责人紧密“牵手”,共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石家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拓宽社会治理新路径,积极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石家庄模式”,以平安筑基为百姓擦亮幸福底色,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良法善治护城市行稳致远

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石家庄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连续推出护企亲民新举措——

智能审批再升级。在我市企业设立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20个高频事项办理已经实现了AI智能审批。

监管服务出新招。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数据归集”行动,推行“石监码”,构建起“一码识信用”“一图知风险”的现代化监管模式。

执法监督聚合力。创新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调联动机制。

信用信息网点线成面。深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集市级数据中心、县区级分支平台、乡镇节点、基层节点于一体的信用信息网络体系。

保护知识产权触角再延伸。建成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

汇聚法治建设成果,凝聚起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让法治阳光照耀在百姓身边,石家庄市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破产审判机制,实现破产案件处置府院联动两级法院全覆盖。完善法院“四类案件”监管平台,检察机关探索试用赔偿保障金制度。率先在全省出台《石家庄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稳妥处置涉网络舆情、涉黑涉恶、涉房地产领域等一系列重大案事件。

让法治精神融入每个公民的血液。持续加大法律法规以及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矛盾化解共建和谐家园

石家庄市不断完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综合施策解决问题,打造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和谐家园。

着眼于“治未病”,石家庄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政策、实施重大项目的前置程序和刚性要求。研发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确保矛盾纠纷隐患及时预警,妥善解决。

让群众解决矛盾问题“只进一扇门”,县、乡、村全部建成投用“一站式”矛调中心,确保群众问题“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对于涉及多个领域的疑难纠纷,组成“合议庭”合力化解。成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推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解决矛盾纠纷不能“一诉了之”,石家庄积极探索“三下三进三联动”诉源治理,让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牵手,为调解赋予法治能量。加强行业性调解组织和品牌调解室建设,成立行业性调解组织700多家,品牌调解室约300家。

织密网格提升百姓安全感

对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如何做到微动即知,及时处置?

石家庄构建起“多网合一 全域覆盖”的“5+N”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体系。一万多个网格在全市铺开,万余名网格员活跃在楼宇街巷,基本实现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

为“网格”插上智慧翅膀,石家庄研发了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市县乡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市县职能部门和网格员移动终端的互联互通,建立起市、区县、镇街、社区村、网格五级信息化工作链条,形成“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工作格局。

持续打造“网上枫桥”升级版。石家庄将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升级为全市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了综合执法平台、“雪亮工程”、视联网系统和综治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一体运行,让群众解纷更加智慧化、零距离。

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为出发点,石家庄不断织精织密百姓身边的平安网。

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石家庄以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为龙头,积极开展各类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电动车综合整治、停车秩序问题排查整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等突出社会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织密公共安全服务保障网。完善应急综合指挥体制,形成“1+36+40”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全市综合应急处置水平;

织密管理服务救助网。心理门诊、心理辅导室、心理服务室,实现重点部位全覆盖;石家庄市智慧心理服务平台,辐射全市400多个站点。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阵地建设,建立2145个家庭教育指导站、26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1个专门学校,为未成年人引航掌灯;

一张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安网”给足了百姓安全感,托起了百姓的幸福感。

正本清源赢长治久安

石家庄坚持强力攻坚,解决社会治理的积弊沉疴、痛点难点,坚决铲除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全力为百姓打造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

坚决打好“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整体仗。面向全市发布公告,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建立举报投诉信息共享机制,对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严查快处,依法打击决不手软。制定出台河北省设区市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行2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举措,全力叫响“石家庄温度”“石家庄力度”“石家庄速度”营商环境品牌。

坚决打好“房地产领域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整治”翻身仗。石家庄市坚持“以打促改”“以打促建”,通过一案双查、一体推进,部门协同、凝聚合力,精准打击、重点突破等举措,全部完成了面向全市公示的“办证难”“入住难”和“烂尾楼”项目的整治任务。

坚决打好“涉众非法集资处置”系统仗。健全涉金融企业市场准入机制、非法集资可疑资金监测预警机制、宣传引导和常态排查机制。全市公安机关每月集中开展一次金融风险排查“扫街扫楼”行动,地毯式排查金融风险点,同时,狠抓追赃挽损,维护群众权益。近年来,石家庄市非法集资发案数量逐年下降。

以平安和谐为基,托起百姓幸福生活。在石家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正一步步变成治理实效,勾勒出一幅“石家庄之治”的新画卷。

短评

以更高水平社会治理筑牢幸福之基

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正一步步变成治理实效,多元共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体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力打造高水平安全,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系列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依法行政长效机制的建立,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整体跃升,并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进一步兜牢了平安底线,用良法善治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平安是福,善治为要。社会治理工作事关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市各级各部门应多措并举补短板、创新手段提实效、完善机制求长治,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底座”、提升综合治理能效,通过善为善治,构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协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筑牢平安防线,凝聚治理合力,绘就幸福石家庄新画卷。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戴丽丽/文 张晓峰/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