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表示,美国代表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传播虚假叙事,对中方进行污蔑抹黑,完全不可接受。他表示,美方不仅不反思自身所作所为对战争爆发和延续至今的重大责任,反而气急败坏,对中方攻击抹黑,这完全是在发泄情绪、转移矛盾、甩锅推责,只会进一步暴露美方赤裸裸的政治操弄和双重标准。

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乌克兰问题公开会。美方代表在会议中又重提所谓“中国从未谴责过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支持其国防工业的两用物项”。这么一大口黑锅直接盖到中国头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当场反击,三大段话直接揭穿美方的图谋,让美方代表无言以对。美方的观点概括起来无非三点,一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补给,二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政治掩护,三是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俄罗斯,战争早就结束了。



联合国(资料图)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还进一步揭露美方险恶用心,指出美方试图借俄乌冲突推进多点图谋。包括寻求在战争中击败俄罗斯,进一步主导欧洲事务;借战争加剧阵营对抗及对立局面,借此打压美方眼中作为战略对手的中国;借支持乌克兰战事塑造自身正面形象,对冲中东局势带来的负面舆论和影响。但美方图谋均以失败收场。中方立场经得住历史检验,美方应当对自身言行做出反思。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会坐视威胁自身霸权地位。于是,美国施展浑身解数,在背后不断拱火添柴,大力推行北约东扩战略。北约这一军事集团如同一把利刃,步步紧逼,将巨大的军事压力直接顶在了俄罗斯的脑门之上,迫使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急剧恶化。俄罗斯深知,如果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加入北约,那么其海军将被困于黑海,沦为 “瓮中之鳖”,俄罗斯的国家发展上限将被彻底锁死,只能沦为区域性大国,失去在全球舞台上的话语权。



泽连斯基(资料图)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也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这也使得这场冲突从一开始的包围基辅闪电战变成了对整个乌东地区进行作战的持久战,对于这场持久战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有些不符合对俄罗斯的过往印象,作为全球顶尖军事强国的俄罗斯按理来说很快就能结束这场冲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战场上俄军迟迟未能拿下乌军,甚至有时还会被乌军反攻。当然这也和乌克兰背后的北约支援有关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给乌克兰送去了军援,这才让乌军能够坚持到现在。

事实上,在最近两年的中国春节期间,不乏将中国节日烟花销售量与俄乌冲突火药消耗量相对比的报道。其中显示的是即便不提及军事工业,中国民用工业的火药消耗量已经大幅超出美、欧、俄等俄乌冲突当事方。中国远远超出美欧等国的无人机市场,也足够支持俄罗斯连续实施军团级的无人机作战。而上述足以大幅提升俄罗斯军事能力的场景均未发生,足以说明中国在同俄罗斯合作过程中的高度克制。正相反,中国还加强对无人机等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



泽连斯基(资料图)

要指出的是,虽然耿爽大使说了大白话,但外交工作没有小事,一言一行都能透露大量信息。事实上,在2021年的中美安克雷奇会谈上,当中方代表说出“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后,局势逐渐改变。此后,中方基本没有主动与美方进行接触,反而是美国政府因为美债危机、俄乌局势、红海问题等,频繁寻求与中国进行对话。可以看到,中方在中美外交博弈中,越来越占据主动,这其实就是中美综合实力之比逐渐逆转的体现。

但全世界同样也看得到,对于俄乌冲突,中国从来就没有袖手旁观。一方面,中国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另一方面,中国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希望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致力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而且,中方还努力通过各种实际行动,来为劝和促谈创造积极条件。更重要的是,中方还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美国向中国泼的脏水,在这份文件中也都能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普京(资料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相关法律,年满17岁的乌年轻人将被登记为应征入伍者,信息将输入乌国家统一征兵登记册。美国的要求是18岁,泽连斯基将要求又降低了一岁。降低一岁之后,说明乌克兰国内将有更多的人员成为兵源。乌克兰内务部门一定会进行调查,也就是人口普查。如果仅仅是18岁,可能有多少人,如果是17岁,可能人口基数会更大一些,兵源会更加充分一些,但是这种做法的话就是要断送乌克兰的未来。

去年下旬,美国政府一名官员转达美国方面的“建议”。他们认为乌军在战场上不利,一种原因是乌克兰当前动员或训练的士兵数量不足,跟不上俄军士兵的扩充速度;另一种原因是缺乏年轻、更高效率作战部队,因此要求乌克兰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5岁下调至18岁,以扩大兵源。这名官员还声称,乌克兰需要更多人员投入战斗,乌军年龄中位数已经超过40岁,这在战场上是很不利的事情。



拜登(资料图)

美国一边指责中国干预国际事务,一边自身却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入的干涉行为。

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不仅玷污了美国的国际信誉,也削弱了其在道德高地上的影响力。反观中国,其倡导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外交原则,虽然常被批评为软弱,但在面对重大国际争端时,中国则表现出稳健的克制与深谋远虑。

通过杜撰一个“军事超级煮夫”的角色,美国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未能打赢俄罗斯,还能继续鼓动西方国家的恐中情绪。美国玩这种策略早已是轻车熟路。但回到现实问题上,无论美国如何拼凑理由、找借口也无法掩盖其在全球事务中日渐显露的窘迫。与其让中国背上虚想的黑锅,美国还是该好好动动脑筋,找到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真正的问题所在。因为,即便捏造了一系列的荒诞谬论,也改变不了美国逐渐弱化的国际信誉,而这种不符现实的噱头最终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空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