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慧能大师的禅法,素来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闻名。在他所开创的南宗禅法中,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修行形式。

每一位修行者都渴望从他的教诲中获得真正的智慧。然而,一位常年行善的富商,却在向慧能请教时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答案,这一切的起因,源自他对善行的误解。

一、

这位富商名叫王元,家财万贯,向来热衷于做善事,布施寺庙、修建桥梁、救济穷人。无论是捐款还是印经书,几乎每天都有一项善行落在他头上。

然而,最近,王元的家道却不顺,生意突遭滑铁卢,家中接连发生不幸,甚至他的身边亲人都开始病重。他满心困惑,不明白为什么积累了这么多功德,最后却遭遇如此的劫难。

某天,慧能大师正在法堂上讲解《金刚经》的奥义,殿堂内香火缭绕,气氛庄严。王元趁着法会结束,悄悄走上前,向大师请教:“大师,弟子这几年修行善事,布施行善,为何反而遭遇如此困境?”

慧能大师看着他,静静地说道:“施主,你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行?” 王元愣了一下,接着说道:“弟子修桥补路,救济穷苦,难道这不是善行吗?”

慧能大师轻轻摇头:“善行不在于表面,关键在于心念。你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积累功德,期待回报吗?”



王元陷入了沉思,他想了想,才小心翼翼地回答:“弟子是听说做善事可以积累功德,来世可以获得福报,或者早日证果。”

慧能大师微微一笑,温和地开口:“这正是问题所在。你做善事,心中却存有回报的念头,这样的善行早已不纯粹。”

这番话让王元惊讶万分,顿时无法言语。他没想到自己一心行善,反而成了“消耗功德”的根源。

王元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善事时,往往会希望他人看到自己的好,甚至在心里期待未来的回报,而这一切,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无意识的期望,都让这些行为变得不再纯粹。

正当王元陷入深思时,慧能大师的话又让他如同醍醐灌顶:“做善事时,若心怀功利,善行便成了业障。

你布施时想着对方将来回报你,你的布施就已经偏离了善的本质。” 大师的话,在整个法堂中回响,让周围的修行者们纷纷沉默不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此时,旁边一位年轻的比丘忍不住问:“大师,做善事有错吗?难道行善还有对错之分?” 慧能大师环视四周,声音温和却不容忽视:“善行本无对错,关键在于心。如果你的心中有了‘得’的念头,便已经带着执着。”

慧能的话音刚落,另一位老僧起身发问:“那我们日常修行所做的功德,难道也会因为有执着心而消耗掉吗?”

慧能大师再次点头:“正是如此。修行最忌执着。外在的形式可以帮助修行,但如果内心仍存有傲慢、执着、甚至自以为是的念头,那么即便是最精进的修行,也只是为‘我’而修,最终只是在增加我的傲慢和我执。”

二、

此时,王元的内心不禁掀起巨大的波澜,他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行善”,其实在无形中积累了“我执”,期待回报的心理已让善行失去了本真。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本以为积累的功德,实际上正在悄悄流逝。

慧能大师话音未落,一位年长的女居士突然举手问道:“大师,那究竟该如何做善事才能不消耗功德呢?”慧能大师淡淡一笑:“真正的善行,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